【组成】茵陈15g,猪苓10g,茯苓10g,炒白术10g,泽泻10g,桂枝10g。
【功效】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属湿重于热者。症见周身皮肤黄染,两眼发黄,小便不利,腹胀满,口渴,发热;苔黄腻,脉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李老认为,湿热郁滞于脾胃,致脾色外露,故见周身皮肤黄染;脾为湿热所困,津液运化失常,不能上承于口,故见口渴;津液不能下行,故见小便不利;湿热塞遏中宫,气机不利,故见腹胀满;里热外达,故见发热。此乃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法当利湿清热;治宜茵陈五等散。方中重用茵陈苦寒清热,利湿祛黄;取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去;取桂枝辛温通阳化气,以利小便;取白术健脾,以助中焦转运之力;若热势较重,加黄柏、栀子苦寒泻热。共收利湿清热、消除黄疸之功。
【验案】某男,18岁,1975年6月某日就诊。
患者发病3天,两白眼珠及全身皮肤皆发黄如染,腹满,小便不利,口渴,脉缓。病属“黄疸”,治宜利湿退黄;拟茵陈五苳散合栀子柏皮汤治疗。
处方:茵陈15g,桂枝10g,茯苓12g,炒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0g,栀子10g,黄柏10g。上8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每天2次。
茵陈五苓散合栀子柏皮汤,以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健脾渗湿,桂枝温化以助水湿之下去,茵陈擅退黄疸,用之为君,以祛周身上下之黄,栀子、黄柏苦寒清热。共收利湿清热、消除黄疸之效。药服6剂而黄尽,诸症退。
,李今庸.跟名师学临床系列丛书,李今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80-181〕
腰椎小关节紊乱验方_范德辉
心律失常验方_范德辉
肩周炎验方_范德辉
验方_陈利国
慢性前列腺炎验方_陈利国
前列腺增生验方_陈利国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