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验方

【组成】熟地黄20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肉苁蓉10g。

【功效】滋补肾阴,利水渗湿。

【主治】水肿,辨证属疟后伤肾,阴虚热郁者。症见久疟后发生两脚浮肿,腰酸脚弱,小便黄少,大便干燥,口干不欲饮,面色无华,脉细而无力。临床多见于肾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藏,主津液”,疟后伤肾,肾阳不能主宰水液正常流行,则两脚浮肿。《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腰痛候》云“肾主腰脚”,肾病则阴精不足,无以濡养腰脚,故腰酸脚弱。肾开窍于二阴,肾阴不足,虚热郁结,则小便黄少而大便干燥。肾足少阴之脉,人肺中,循喉咙,挟舌本。阴液不能循经上布于口舌,故口舌干燥。病无实热,故虽口舌干燥而仍不欲饮水。阴精亏少,无以华色充脉,故其面色无华、脉细而无力。六味地黄汤加味,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肉苁蓉填补肾之阴精。丹皮清解虚热,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共奏滋补肾阴、利水渗湿之效。

〔李今庸,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三)[J].中医药通报,2013,12(3):13-14]


反流性食管炎验方_李佃贵
急性阑尾炎验方_李佃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验方_李佃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验方_李佃贵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方_李佃贵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方_李佃贵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