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陈某某,女,时年64岁,退休,2019年12月27日就诊。患者缘于10天前着急生气后出现胃脘疼痛,于2019年12月18日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结果显示:胃窦小弯、胃窦前壁:黏膜慢性炎症,腺上皮轻度异型增生及中度肠上皮化生。胃窦大弯:黏膜慢性炎症伴轻度肠上皮化生。患者为求中医药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现症:胃脘胀疼,烧心反酸,口苦口干,嗳气频发,胸胁胀疼,不思饮食,急躁易怒,面色晦暗,大便日一行,溏滞不爽,色黄味臭,小便不利,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诊断:(肝胃不和,浊毒内蕴型)胃脘痛(西医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治则:疏肝和胃,化浊解毒。
方药:柴胡12g,香附15g,百合15g,乌药9g,茯苓15g,白术9g,当归12g,川芎9g,白芍20g,三七粉6g(冲),茵陈15g,黄连9g,苦参12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猕猴桃根12g,蛇莓12g,元胡12g。7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2020年1月4日二诊:服药后患者胃脘部胀痛较前减轻,烧心、反酸有所好转,夜间口干明显,舌质红,苔黄根厚腻,脉弦滑。方药为原方去苦参、香附,加生地、丹皮各12g,葛根20g。14服,每日1服,早晚温服。
1月18日三诊:患者无明显胃脘部及胸胁胀满疼痛,偶感反酸、口干,嗳气消失,大便日1行,排便通畅,小便正常,夜寐安,舌质红,苔根薄黄,脉弦滑。方药为原方去当归,加栀子9g,珍珠母20g,石决明20g。14服,日1服,早晚温服。
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诊加减、调整药物治疗,于2020年9月24日复查胃镜示:①胃底息肉;②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结果显示:胃底腺息肉。
配合日常调摄:①生活起居调养:顺应大自然春、夏、秋、冬阴阳变化规律,按四季摄生需求,做到起居有常。②饮食保健:饮食宜清淡,食物种类丰富,不过食肥甘厚味和辛热燥火食物,并按四季饮保健要求,随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以维护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③精神调养:淡泊静养,思绪平静,心气和畅,心情愉悦,正所谓“百病皆发于气”,力求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力戒躁狂激动和“七情”过当。④运动保健:坚持轻强度到中强度的运动煅炼,如传统的导引气功、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健身舞、步行等等都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附件囊肿验方_孙伯扬
过敏性鼻炎验方_高忠英
哮喘验方_高忠英
咳嗽验方_高忠英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验方_张炳厚
糖尿病肾病验方_张炳厚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