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杨某,女,时年52岁,2016年9月15日初诊。主诉:烧心、反酸半年余,加重半个月。患者半年前情绪不畅后出现烧心、反酸,自服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时轻时重。近半个月出现烧心,反酸,晨起恶心,口苦,心烦,口服制酸药物等病情缓解不明显。
现主症:烧心,反酸,是有胸闷,恶心,心烦,口干苦,精神、食欲尚可,寐差,大便干,2~3日1行,排便不畅,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诊断:(肝胃郁热,阳明腑实型)吐酸病(西医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治则:疏肝和胃,内泻热结,化浊解毒。
方剂:大柴胡汤加减。
方药:柴胡9g,黄芩9g,醋香附12g,佛手12g,炒栀子6g,清半夏10g,苏叶6g,白芍12g,大枣4枚,生大黄9g,枳实12g,生石膏30g,浙贝母15g,乌贼骨15g,生姜10g,炙甘草10g。1剂/日,水煎服。服药期间嘱患者禁食辛辣、油腻、刺激、不易消化食物。
▲柴胡
服药7剂后,患者烧心、反酸明显减轻,恶心消失,心烦、口干口苦、明显好转,大便质稍稀,1~2次/日。上方减生石膏改为15g,减生大黄为6g。继服7剂,诸症基本消失。
按:患者情绪不畅,肝气郁滞于体内,阻遏气机,肝气横逆犯脾,导致脾胃升降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同时肝胃气郁,蕴生湿热,湿热之邪蕴结于中焦,进一步阻遏肝胆气机,致肝胃不和,肝胆疏泄失常,胆气上溢于胃,导致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本患者以烧心、反酸为主症,同时伴有口苦、胸闷、心烦、恶心、脉弦等症,证属少阳郁热证;口干、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兼有阳明里实证;少阳阳明合病者,故选用大柴胡汤疏肝理气,和解少阳之邪,同时内泻热结,给浊毒之邪以出路,浊化毒解,可谓一举两得。加用生石膏清泻阳明无形之热;热扰心神,加栀子清热除烦,加乌贝散收敛制酸以治标,加用醋香附、佛手加大疏肝理气之效,诸药共用,共奏疏肝和胃,化浊解毒之效。
月经不调验方_高忠英
月经不调验方_高忠英
溃疡性结肠炎验方_高忠英
溃疡性结肠炎验方_高忠英
口腔溃疡验方_高忠英
口腔溃疡验方_高忠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