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水杨梅根30g,猕猴桃根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30g,槐花15g,地榆15g,夏枯草15g,昆布15g,海藻15g,木香12g,炒白术12g,茯神12g,郁金12g,刺猬皮12g,甘草9g。
【功效】除湿解毒,软坚散结。
【主治】直肠癌,属湿热下注,癌毒凝结者。症见腹痛,面无光泽,消瘦,厌油,脓血便,夜寐欠佳,舌质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I剂。
【经验】直肠癌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20岁左右也有所见。此病病机为湿热蕴毒,阴虚火热,胃肠虚衰,治则当知虚实之要。湿热下注,瘀结肠道,熏灼络脉,则便下脓血;气血瘀阻,传导失司,脾气不通,则便次增多,不通则痛。苔黄腻,脉弦数均为湿热之征。方用水杨梅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清利湿热;木香、炒白术、茯神健脾和胃;木香、郁金、刺猬皮行滞止痛;槐花、地榆凉血止毒抗癌;夏枯草、昆布、海藻祛瘀散结。李老指出,癌症多有消瘦正虚,故可佐黄芪、鸡血藤益气养血,效更显。另可配合蟾蜍酒内服以解毒抗癌。
【验案】患者,男,55岁。于1998年发现大便次数增多,有脓血便,曾按痢疾治疗无效。1998年II月行纤维直肠镜检查示:距肛门5~7cm处有一包块,约3cmx3cm。病理报告示:直肠腺癌。12月20日行手术治疗,但因包块在直肠前壁,术中出现并发症,患
者又不愿改道,故求诸中药治疗。现症见:面部无光泽,消瘦,大便3~5日一行,脓血便,量少,纳可;厌油,夜寐不安,舌质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证属湿热下注,癌毒凝结。以上述经验方2治之,另服蟾蜍酒。
二诊:经验方2与蟾蜍酒交替服用,停服蟾蜍酒时,每日服经验方2,1剂。2个月后,大便次数减少,脓血亦少,饮食增加,已不厌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守经验方2去炒白术,加生黄芪30g,鸡血藤20g。
三诊:上药服用2个月后,大便通畅,每日1~2次,偶见脓血,体重增加,饮食如常,面色微红,有光泽,无明显不适感觉,汚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仍守前方再进。
四诊:继续服用5个月,检查肿块未增大,脓血消失。再服上药,并临床观察。1年后检杳肿块仍同样大小,其他未见明显不适。
〔李艳,李济仁医论医验选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66〕
感冒验方_张灿玾
风寒感冒验方_张灿玾
感冒验方_张灿玾
感冒验方_张学文
感冒验方_班秀文
气虚感冒验方_班秀文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