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2g,大青叶15g,七叶一枝花15g,白花蛇舌草15g,水牛角15g,赤芍15g,丹参20g,白术20g,山药20g,当归15g,归脾丸30g。
【功效】清热解毒,补益气血。
【主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属正气虚衰,邪毒内伏者。症见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心悸,身热,鼻塞,声音嘶哑,苔薄黄,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病发病机制多由正气内虚,邪气侵人,内伏机体,久之则发而为患。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祛邪清热为先,佐以扶正。方中金银花、连翘、大青叶、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以祛邪;白术、山药、归脾丸、当归等补益气血以扶正;水牛角清热解毒;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待邪怯正复之后,再以扶正为先,佐以祛邪,以扶正固本,巩固疗效。
【验案】患者,女,18岁,1993年11月10日初诊。因头痛、身热、月经出血不止于1993年6月25日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粒全身单核细胞白血病。刻诊: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心悸,身热(T:381),鼻塞,声音略哑,苔薄黄,脉细数。查白细胞8.3x109/L,血红蛋白98g/L,中性分叶0.76,淋巴细胞0.21,单核细胞0.04。诊为急劳,证属正气虚衰,邪毒内伏。治以上述经验方清热解毒,补益气血。
11月24日二诊:身热减退(T:37.2T),纳食渐香,疲乏有所好转。查白细胞4.6x109/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85x109/L,中性分叶0.60,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2。原方加鸡血藤20g。
1994年1月29日复诊:热除,饮食、二便正常,夜寐安宁,声音哑愈。血常规检查无异常。但感疲劳,脉软。治宜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处方:太子参20g,黄芪30g,丹参20g,当归15g,猪苓15g,枸杞子15g,鸡血藤20g,白芍15g,赤芍15g,七叶一枝花15g,炙甘草15g,红枣30g,薏苡仁40g(另煮成粥状,空腹服食)。
续以原方为主,调治半年余,体征消失,体力恢复良好。血常规检查无异常。
〔王伟彪,肖莹.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肿瘤[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99〕
痿证验方_周仲瑛
痿证验方_周仲瑛
痉证验方_任继学
痉证验方_任继学
痉证验方_李玉奇
痉证验方_颜德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