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术后并发症验方

【组成】生晒参6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2g,薏苡仁30g,牡蛎30g,枸杞子15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15g,熟地黄30g,锁阳12g,巴戟天15g,肉苁蓉15g,海藻30g,猫爪草24g。

【功效】补益脾肾,化痰软坚。

【主治】口腔癌术后并发症,属脾肾虚衰,痰瘀热毒上扰者。症见面色?白,面部肌肉凹凸不平,神情委顿,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流泪不止,眼眵颇多,口渴喜饮,口臭较甚,纳食不佳,大便量少,小便正常,舌质稍红,苔薄白稍腻,脉细濡而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肿瘤虽生于局部组织器官,但由瘤邪导致的反应却是全身性的,表现为脏腑气血损耗,组织破坏,功能失调。按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局部的病变是由于全身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结果,人之所虚之处,即是留邪之地。因此,裘老认为不能只着眼于局部肿瘤,忙于寻觅消瘤、攻瘤的特效方药,而应该重视正气的防御作用。其提出,像恶性肿瘤这样的有形之积恐难尽伐,而无形之元气亟宜扶助。主张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佐以清热解毒、活血软坚、化痰散结等祛邪方法治疗肿瘤。扶正法中重点调整气血阴阳及培补脾肾,常用的扶正药物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枸杞子、熟地黄、何首乌、沙参、麦冬、龟甲、黄柏、女贞子、山茱萸、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等;至于清热解毒药,如夏枯草、黄芩、黄连、猫爪草、石见穿、山慈菇、白英、白花蛇舌草、木馒头等;活血化瘀药则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水蛭、土鳖虫等;化痰软坚药用胆南星、半夏、陈皮、瓜蒌、牡蛎、昆布、海藻等。临床运用时,根据邪正虚实,参合配伍,不可顾此失彼。另外,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十分重要。实践证明,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医患相得,已使不少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也有个别长期存活者。

【验案】患者,男,60岁,1985年3月15日初诊。自诉自同年新春以来口腔上颚时见破碎,牵及右侧头面部疼痛,并见鼻塞、目昏,赴医院诊治,诊断为右口腔上颚癌,于同年3月5日做手术切除,术中发现附近淋巴结肿大,病理切片示:右上腭鱗癌II级,淋

巴已有转移。现症见:面色胱白无华,面部肌肉凹凸不平,已失正常人容貌,神情委顿,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流泪不止,眼眵颇多,口渴喜饮,口臭较甚,大便量少,胃纳不佳,舌质稍红,苔薄白稍腻,脉细濡而散。证属脾肾虚衰,痰瘀热毒。处方:上述经验方。7剂后,症状虽无明显改善,但自觉精神较前好转,胃纳稍有增加,进食略有滋味。因该病系重症顽疾,又经手术创伤,元气大损,嘱其长期服用本方,患者坚持服药,视力由模糊不清到视物清晰,言语也逐渐流利,泪水逐渐减少,眼眵减少,口渴不显,口臭消除,面色转华,纳谷转馨,精神如同常人。连续服药1年余,病情稳定,平素少有不适,仍坚持每周进服2剂中药。

〔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等.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案(四)—裘沛然治疗癌症案四则[Jh中医药通报,2015,14(6):22-24〕


慢性胆囊炎验方_李辅仁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验方_何任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胁痛验方_何任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