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肿痛验方

【症状】睾丸(或副睾)肿硬胀痛或麻木,或阴囊肿胀、青紫、坠痛或刺痛,触之更甚,或可触及条索状、结节状肿块,面色晦暗,舌紫暗苔白腻,脉弦涩。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外感湿邪,或脾虚生湿,湿聚成痰,瘀滞气血;或情志不遂,气郁日久生痰、致瘀,或兼局部外伤,痰瘀互结于睾丸所致。其辨证要点,

一是睾丸、副睾肿硬胀痛或麻木,或阴囊内可触及结节状、条索状较硬肿块,伴坠胀感;

二是可见一般血瘀、痰结征象,如面色晦暗、局部青紫肿胀压痛、舌暗或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滑或沉涩等;

三是逐渐形成,病程迁延难愈。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实证,阴证。病机:痰浊、瘀血停聚前阴,阻滞气血,络脉不通。

【治法】化痰祛瘀,行气通络。

本型得之于痰瘀互结于阴器,故化痰祛瘀为治病求本之道;局部气血受阻、络脉不通而肿痛,故行气活血以通络止痛。

【方剂】以加减橘核丸为主方:

【组成】丹参30g,莪术10g,当归10g,肉桂3g(媚服),橘核12g,白芥子12g,土茯苓15g,丝瓜络10g,海藻12g,小茴香6g,荔枝核15g。

水煎服。

本方白芥子、丹参化痰祛瘀,为主药;海藻、土茯苓化痰散结,莪术、当归活血祛瘀,共为辅药;肉桂温经散寒,小茴香行气止痛,丝瓜络活血通络,共为佐药;橘核、蒸枝核行气散结,直达病所,为使药。

若痰浊重,睾丸肿坠麻木突出,加制半夏10g,制天南星10g,浙贝母10g;

血瘀重,睾丸肿痛拒按明显,加土鳖虫6g,红花10g,没药6g;

兼阳虚,冷痛畏寒,加炮姜6g,鹿角胶10g(烊化),麻黄6g;

兼郁热,局部红肿、低热,加玄参15g,夏枯草15g,忍冬藤30g。

****验方成药

清热利湿化瘀汤:蒲公英30g,金银花、丹参各20g,连翘、滑石、茯苓、车前子、败酱草、王不留行、莲须各15g,当归、赤芍各12g,穿山曱9g,甘草6g,水煎分两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湿热型。

除湿逐瘀止痛汤:白芍60g,甘草20g,柴胡、苍术、制半夏、荔枝核、橘核各15g,乌药12g,青皮、枳壳、川楝子、车前子、红花、桃仁各10g,小茴香10g,水煎服。适用于寒湿型。

神圣代针散:当归12g,川芎、红花、连翘、白芷各10g,细辛、防风、乳香、没药、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适用于血瘀型。

桃仁、红花、苏木、黄柏、橘络、丹参、土茯苓各等量,煎水熏洗患部。适用于痰瘀型。

针灸疗法

体针:取太冲、大敦、气海、关元、归来、三阴交等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针1次。

艾灸:取绿豆大艾柱,置于阳池穴上灸3壮,每日一次。适用于急性初期。

&&&&


验方_洪广祥
验方_李今庸
肺胀验方_刘志明
肺胀验方_刘志明
肺痿验方_唐祖宣
心悸验方_段富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