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验方

【组成】生石膏12g,知母9g,荆芥穗9g,金银花12g,栀子9g,黄芩12g,杏仁9g,川贝母6g,瓜蒌15g,半夏9g,橘红9g,枳壳6g,薏苡仁12g,苇茎15g,桔梗6g,甘草6g。

【功效】表里双解,兼清痰热。

【主治】肺胀之风热蕴肺、痰热阻肺证。症见咳喘经年,气急,动则加剧,咳痰色黄质黏量多,发热,纳差,眠差,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证属{外感风热之邪引动痰热,表里倶重,应予表里双解、清肺化痰之法,才能收立竿见影之效。发热患者,无论感受何种邪气,初起病位均在表,当用汗法,否则不能达祛邪之目的。但汗之一法,具体运用很多,总以病邪由汗解为目标,所以,一般多用辛温药物,此乃“发表不远热”之理。但在治疗温热病初起之发热时,因其病因为温热之邪,与寒邪伤人不同,所以温病学家创立辛凉发汗一法,若仍用辛温发汗,则无疑抱薪救火,反助热势,伤津耗液。但于临床,辛凉之品虽可散热,但发汗力量不足,以辛温辛凉两者合用,治疗急性热病之表证,辛凉以解肌退热,辛温以发汗驱邪,使辛温无助热之弊,辛凉无凉遏之憾。

刘老临床常选用辛温之荆芥穗、防风,配合辛凉之薄荷、蝉蜕,共奏发表祛邪清热之功;而不用辛温燥烈之麻、桂。此类药物,貌似平淡无奇,但运用得当,可收“轻可去实”之效。需要指出的是,对急性热病初期施用表里双解之法,应当谨守辨证施治之原则,不可妄投。遣方用药,需仔细辨明表里之轻重,寒热之多少,灵活掌握表里双解的原则。昔施今墨老治外感有七清三解、五清五解之法,与此似有相通之处。

〔刘如秀.刘志明医案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2-133;吕景山.施今墨医案解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


乳腺癌验方_颜德馨
宫颈癌验方_孙光荣
宫颈癌验方_何任
宫颈癌验方_何任
宫颈癌验方_何任
卵巢癌验方_孙光荣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