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验方

【组成】生地黄12g,赤芍12g,川芎4.5g,红花9g,柴胡4.5g,枳壳6g,桔梗4.5g,牛膝9g,虎杖30g,升麻4.5g,鸡血藤30g,甘草3g。

【功效】清热滋阴,行气活血,化瘀解毒。

【主治】乳腺癌化疗后并发症,属邪热伤阴,气血阻滞者。症见头晕目眩,疲劳乏力,夜寐欠佳,面色少华,唇干口燥,舌紫,苔薄,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乳腺癌经手术、化疗后,内有余热,损伤阴液,气血瘀滞不通,故治宜清解余热、益气滋阴、行气活血、化瘀解毒。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益阴生津;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止痛;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柴胡疏肝理气解郁;枳壳破

气、行气、消痰;桔梗宣肺祛痰排脓,利五脏;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虎杖活血散瘀通经;升麻性升散,有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之功;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经。诸药共奏清热滋阴、行气活血、化瘀解毒之功。

【验案】患者,女,56岁。乳腺癌行左乳房全切术,术后化疗引起白细胞降低已有数月,白细胞2.01~3.00xl09/L,服西药无效。现症见:头晕目眩,疲劳乏力,夜寐欠佳,面色少华,唇干口燥,舌紫,苔薄,脉细数。证属邪热伤阴,气血阻滞。以上述经验方清热滋阴、行气活血、化瘀解毒。

复诊:体力渐增,口干已除,药合病机,仍守衡法,扩大其制。连服30余剂,复查白细胞回升正常,后予人参养荣丸2周,以巩固疗效。

〔颜德馨.活血化疼疗法临床实践[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206]

颜德馨:乳房癌转移方

【组成】黄芪30g,金银花15g,半枝莲30g,当归6g,何首乌12g,赤芍9g,白芍9g,夏枯草15g,煅牡蛎24g,蒲公英30g,生地黄15g,金橘叶9g,炙甘草6g。

【功效】扶正清肝,化瘀败毒。

【主治】乳腺癌并发症,属肝郁化火,湿瘀热毒阻络者。症见面色不华,颈项淋巴结累累,舌淡红,少苔,脉细芤。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方证乃肝阳偏旺,气郁化火,血热妄行,湿瘀热毒阻络所致,治宜扶正清肝、化瘀败毒。方中以当归补血汤加白芍、何首乌益气扶本;赤芍、煅牡蛎活血软坚;半枝莲、金银花、夏枯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金橘叶疏肝利气,引经而折其余,乃不可或缺之药。颜老指出,临床也可结合石见穿、白英等药控制癌症转移。此方对癌症转移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验案】患者,女,42岁。患有乳房癌,3年行2次手术,第1次手术时发现已有转移,做姑息性手术后给予放射治疗,白细胞长期低于正常,在2xl09/L左右,每次月经来潮如崩,甚则休克,故经来时曾多次住院抢救。检查:白细胞2.4x109/L,血红蛋白50g/L。现症见:瘢痕边缘肿硬,按之作痛,面色不华,颈项淋巴结累累,舌淡红,少苔,脉细芤。证属湿疲热毒阻滞。处方:乳房癌转移方。

二诊:药后无不适,脉小数,舌薄净苔,未防血崩,再取化瘀安络。原方加蒲黄12g,三七3g(另吞),当归、金银花、生地黄、赤芍改炒用。

三诊:经来4天即净,量中,无以往之苦,舌苔薄净,脉小数。此为湿瘀热毒商未化解,仍取前意,以肃余氛。继续服初诊之方,每次月经服第二诊处方,血崩即安。以后坚持服初诊处方加白花蛇舌草、石见穿、白英,每日1剂。随访2年,月经正常,白细胞维持在4x109/L左右,随访8年无复发征象,健康如常人。

〔颜德馨.活血化齋疗法临床实践[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117]


胃痛验方_张灿玾
验方_张镜人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张镜人
反流性食管炎验方_张镜人
胃癌验方_张镜人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方_周仲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