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郭某,男,时年39岁,初诊时间:2018年8月30日。
患者于6天前开始午后身热,汗出热不退,口干而不渴,纳呆便秘,不恶风寒,曾在本院门诊治疗,口服中医“藿朴夏苓汤加味”,4剂后热退身凉,但觉头昏身倦,脘中微闷,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
【首诊证候】
主诉:热退后身倦、脘闷不食2天。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断:湿热病后期。
证候诊断:湿热余邪未尽。
治则:宣气醒胃、清利湿热。
处方:薛氏五叶芦根汤加味:
藿香叶10g、荷叶10g、枇杷叶10g、佩兰叶10g、薄荷10g(后下)、扁豆衣5g、芦根20g、薏苡仁30g、冬瓜仁10g,3剂,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轻煎。
【随诊过程】
复诊:
3剂后诸症消失。
按语:
薛氏五叶芦根汤出自《薛生曰湿热病篇》,该篇第9条说:“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主要治疗湿热病后期余邪未尽之证,本方配伍合理,具有宣畅头面清窍,苏醒脾胃,疏利三焦及清涤湿热余邪的功效,且药性平和,用之安全可靠,是一首优良时方。湿为浊之邪,与热结合,热蒸湿动,蒙蔽于上,可致头面清窍壅塞。正如叶天士《湿热论》所言:“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此时邪在头面,盘踞高位,非轻清上浮之剂,不达病所。薛方用药轻灵,方中五叶轻浮,恰是对证。
指导老师评语:能用“薛氏五叶芦根汤”治疗湿温病后期纳差等余邪未清之症,可谓“四两拨千斤”,上工之治。
(本案编写:孔令强)
坐骨神经痛验方_陈崑山
腱鞘囊肿验方_陈崑山
肌炎验方_陈崑山
放疗性静脉炎验方_陈崑山
肌炎验方_陈崑山
腰椎骨质增生验方_陈崑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