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浙江、河北、江苏、东北等地。
【功效分类】
泻下
【中药毒性】
有毒,具有肝毒性。
【性味归经】
性味:火麻仁味甘,性平。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火麻仁有 润肠通便。
【药理作用】
有润滑肠通的作用,同时在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强,从而达到通便作用。火麻仁还能降低血压以及阻止血脂上升。
【用法参考】
肠燥 便秘。火麻仁甘平,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且又兼有滋养补虚作用。适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津血不足的肠燥 便秘证。单用有效,如《肘后方》用火麻仁研碎,以米杂之煮粥服。临床亦常与 郁李仁、 瓜蒌仁、 苏子、 杏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或与 大黄、 厚朴等 配伍,以加强通便作用,如麻子仁丸(《伤寒论》)。
【用量参考】
煎服,10~15g。
【化学成分】
主要含脂肪油约30%,油中含有大麻酚、植酸钙镁。
【临床研究】
据报道,以火麻仁为主或适当 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以火麻仁馏油,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均有良好疗效(锦州医学院学报,1990,1:23-24);以火麻仁18g, 杏仁、 枳实各19g等,炼蜜为丸,内服,防止术后大便干燥,有效率达95.8%(中医杂志,1965,10:40);用三妙膏(麻子仁30g, 血竭12g, 麝香2g)治疗口眼喎斜100例,痊愈86例,好转14例(河南中医,1985,4:7)。
【不良反应】
火麻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症状为恶心、 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昏迷,瞳孔散大等。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