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炭

【功效分类】

收敛止血

【性味归经】

性味:棕榈炭味苦、涩,性平。

归经:归肝、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棕榈炭有收敛止血。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中药棕榈子粉的醇提取物能收缩子宫,并有一定的凝血作用。

【用法参考】

出血证。棕榈炭药性平和,味苦而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广泛用于各种 出血之证,尤多用于崩漏。因其收敛性强,故以治 出血而无瘀滞者为宜。可单味应用,如《妇人大全良方》治崩漏不止,即用棕榈炭为末,空心淡酒送服;也常配 血余炭侧柏叶等同用。若属血热妄行之吐血、咯血,可与 小蓟、山栀等同用,如十灰散(《医方类聚》);属虚寒性 出血,冲任不固之崩漏下血,常配 炮姜乌梅同用,如如圣散(《证治准绳》);治便血,可与 艾叶、熟鸡子、 附子同用,如棕艾散(《圣济总录》)。

此外,棕榈炭苦涩收敛,且能止泻止带,尚可用于久泻久痢,妇人带下。如《近效方》治泻痢,单用棕榈炭,烧研,以水调服;治赤白带下,以棕榈炭与 蒲黄各等分,用酒调服,如棕毛散(《普济方》)。

【注意事项】

出血兼有瘀滞,湿热下痢初起者慎用。

【用量参考】

煎服,3~10g;研末服1~1.5g 。

【化学成分】

棕榈炭含有大量纤维及鞣质,并含有较丰富的金属元素锌、铁、铜、锰。


庵闾子
八月札
白残花
白丑
白矾
白茄根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