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

【功效分类】

平肝熄风

【性味归经】

性味:羚羊角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羚羊角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1、息风止痉。止痉作用强,仅次于 蜈蚣、 全蝎。它又是一个典型的清热药,主要用于肝热生风,尤其是在温热病、小儿急惊风、中风、肝热内盛的最合适。另外对温热病有是一个 清热解毒药,在清肝息风同时还解毒,清热解毒。它又是一个平肝潜阳的药,对肝阳化风,阳气抗逆无制出现的也就是早期的肝风内动征象时很适合。所以它主要适合肝热证、热毒证、肝阳上亢这样的肝风内动证。反过来,因为它的寒性强,虚寒性的肝风内动,尽管它息风止痉作用好,比如小儿慢惊风这类也不宜使用。在温热病中可根据卫气营血的不同阶段 配伍相应的药或 清热解毒药。肝阳化风 配伍平肝药。如羚羊 钩藤汤,配 钩藤同类的,还可配 天麻这类的。小儿惊风配清肝热的 菊花、 蝉蜕这类的。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尤其是兼有肝热重的,它清肝作用好,适合。实际现在它作为普通的肝阳上亢用的不多,因为资源少价格贵,慢性病使用不合适。

2、清肝明目。古代多用治肝热目疾。当代因药材关系也很少用。清热解毒。治疗热毒疮痈,这是大材小用。主要是在温热病中把它的息风止痉、清肝热、清热解毒综合考虑,热毒盛的肝热内盛的痉挛 抽搐,甚至神魂谵语才考虑使用。名贵而不做汤剂,避免浪费而研粉末吞服。代用品: 山羊角,野生的,现在也是数量不多,也是保护动物,所以也不现实。现在又提出用家养的羊角代替,要研究。治疗肝阳头痛、肝热目疾有人用过,但加大了量,现在息风止痉方面能不能代替还不能做最后认定。

3、清肝息风,用于肝风内动,惊痫 抽搐。羚羊角主入肝经,有较强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为治疗惊风、癫痫、中风等肢体痉挛 抽搐之要药。因其性寒,清热力强,故尤宜于火热炽盛,热极生风之证。如治温热病热邪炽盛,热极动风之高热 神昏,痉厥 抽搐者,常与 钩藤、 菊花、 白芍药等 配伍,即羚角 钩藤汤。用治癫痫、惊悸,可与 钩藤、 天竺黄、 郁金、 朱砂等同用。

4、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羚羊角亦有显著的平肝阳作用,可与 石决明、 牡蛎、 天麻等平肝潜阳药物同用。

5、清肝明目,用于 肝火上炎,目赤头痛。肝开窍于目,肝经火盛,上攻眼目,则致头痛、 头晕、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等症。羚羊角入肝经,善于清泻肝火,故宜治 肝火上炎之症。常与 龙胆草、 决明子、 黄芩等 配伍,如羚羊角散。

6、清热解毒,用于温热病壮热 神昏,热毒发斑。羚羊角入心、肝二经,气血两清,有清热泻火、解毒化斑之效。用治热病 神昏、壮热、躁狂、 抽搐等症,常与 石膏、 寒水石等 配伍,如紫雪丹。用治热毒发斑,每以羚羊角配入白虎汤中取效。

【药理作用】

羚羊角含磷酸钙、角蛋 白及不溶性无机 盐等。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解热、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强动物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煎剂或醇提取液,小剂量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加强,中等剂量可致心传导阻滞,大剂量则引起心率减慢、振幅减小,最后心跳停止。

1、羚羊角含磷酸钙、角质蛋 白及不溶性无机 盐等。其水煎剂、醇提液、水解液及注射液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水煎液、醇提液有镇静、催眠作用,而水解液镇静作用显著,并能抗惊厥。羚羊角尚有抗炎、镇痛、降血压作用。此外,水煎液能兴奋离体肠管和子宫,而水解液则抑制肠管、兴奋子宫。

2、羚羊角的传统用法多研粉或煎服。而该品应用又以治急症者居多,现今有注射剂、灌肠剂等新剂型较宜于临床急用。

3、 山羊角为牛科动物青羊 Naemorkedus goral Hardwicke 的角。其功用类似于羚羊角,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但其力薄弱,用量偏大,约10~15g。亦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肝热目疾等。

【用法参考】

1、用于肝风内动证。羚羊角有良好的清肝热和息风止痉之效,为清热息风之要药,最宜于热极生风所致痉挛 抽搐。治温热病火热炽盛,引动肝风之高热 神昏,痉挛 抽搐者,常与清肝热、息风止痉之品 配伍,如《通俗伤寒论》羚羊 钩藤汤,以之与 菊花、 钩藤等同用。若治痰热痫证, 抽搐昏仆者,可与其他息风止痉、化痰开窍之品,如 牛黄全蝎地龙等同用。

2、用于肝阳上亢证。羚羊角有平肝潜阳之效,又长于清泄肝火,治肝阳上亢而兼肝火之 头晕目眩,可与 钩藤石决明牡蛎等平肝潜阳之品同用以增效。

3、用于肝热目疾,肝火头痛。羚羊角清泻肝火而明目、止痛,其力较强,故宜于 肝火上炎所致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或头痛者,可与清肝明目或清热泻火之品 配伍。

4、用于温热病热毒炽盛之证。羚羊角善能清泻心肝之火,并可清热解毒。治温热病热扰心神之壮热 神昏者,宜与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品 配伍,如《和剂局方》紫雪丹,以之与 石膏玄参等同用。若热毒炽盛发斑、出疹者,可与 生地黄赤芍清热凉血之品同用。

【用量参考】

煎服,1~3g。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酸枣仁
柏子仁
灵芝
夜交藤
葎草
远志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