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

【功效分类】

平肝熄风

【性味归经】

性味:代赭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心、肺、胃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代赭石有平肝潜阳,降肺胃逆气,凉血止血。

1、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有肝热的,配清肝的。降逆气。只要是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 呕吐、嗳气, 呃逆使用, 配伍 旋覆花,还有 生姜、 半夏这类止呕的药,这样和胃止呕、降气止呕作用就很强。还降肺气,用于废弃上逆的 喘息,且常常用于虚喘,肺肾两虚,肾不纳气或肺虚呼吸无力,不能很好的主气。凉血止血,有一定作用,但不强,关键是它苦寒沉降,所以血热妄行,表现在上部的 出血症适用,且清降,使气不上逆, 出血上逆之势有一定控制,在很多 出血证中使用,古方中对慢性的如崩漏失血用它。一般都要打碎先煎,要火煅后 醋淬,它离含的最有害的杂质氧化砷,就是砒霜。煅时氧化砷易升华,而降毒性,且疏松,便于配方和制剂,增强疗效,更安全。

2、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代赭石为矿物药,质重沉降而长于镇潜肝阳,性味苦寒,又清降肝火。用治肝阳上亢肝火盛者见烦躁易怒头胀失眠,常与 石决明、 夏枯草、 牛膝等同用,如代赭石汤。用治肝 肾阴虚,肝阳上亢者之 眩晕头痛,目胀耳鸣,每与 龟板、 牡蛎、 白芍药等滋阴潜阳药 配伍,如镇肝息风汤。

3、重镇降逆,用于 呕吐、 呃逆、噫气、 喘息等证。代赭石重镇降逆,既可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止呃、止噫,亦可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用治胃气上逆之 呕吐、 呃逆、噫气不止等症,常与旋复花、 半夏、 生姜等 配伍,如旋复代赭汤。用治哮喘有声,卧睡不得者,可单用代赭石研末,米 醋调服取效。用治肺肾不足,阴阳两虚之虚喘,每与 党参、 山茱萸、胡桃肉等 配伍。

4、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崩漏。代赭石苦寒,入心肝血分,有凉血止血之效。故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可与 白芍药, 竹茹、 牛蒡子等同用,如寒降汤。用治血热崩漏下血,可与 禹余粮、 赤石脂、 五灵脂等同用,如震灵丹。

【药理作用】

代赭石主含三氧化二铁。所含铁质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对肠管有兴奋作用,使肠蠕动亢进。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

1、代赭石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其中铁为70%,氧30%;并含中等量硅酸、铝化物;小量镁、锰、钙、钛等;尚含砷。其含铁质吸收利用,能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新生;对离体肠肌有明显兴奋作用,可致肠蠕动亢进;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对离体蛙心,大剂量有抑制作用。

2、代赭石经火煅 醋淬后,含砷量降低,而钙、镁、铁、锰、锶等成分溶出量增高。故为增效减毒,宜炮制后用。

【用法参考】

1、用于肝阳上亢证。代赭石既可平肝潜阳,又略兼清肝热之效。治肝阳上亢兼肝火亢盛之 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者,宜与清泻肝火,平肝潜阳之品同用。若治肝 肾阴虚之肝阳上亢,兼虚烦不眠者,当与滋阴、潜阳、安神之品同用。

2、用于 呕吐、 呃逆, 喘息等证。代赭石具苦降之性,既降胃气而止 呕吐、 呃逆,又可降肺气而治 喘息气急,可 配伍用于肺、胃气逆之证。治胃气上逆之 呕吐、 呃逆、嗳气等,常与降逆止呕、调中和胃药 配伍以增效,如《伤寒论》旋覆代赭汤,以代赭石与 半夏、 生姜等同用。治肺气上逆, 喘息气短、痰鸣、睡卧不能者,常与宣肺、化痰、平喘药 配伍;若肺 肾气虚之喘咳不已,气短神疲者,宜与 人参山药等补肺肾之气药同用。

3、用于多种 出血证。代赭石有一定止血之效,又可凉血,宜于血热迫血妄行所致吐血、衄血、崩漏等 出血证。血热上冲之吐血、衄血或崩漏 出血有热者,并常与清热,凉血止血之品 配伍。若崩漏日久, 头晕眼花等正虚而失血者,则宜与收敛止血和扶正补虚之品 配伍。

【注意事项】

代赭石质重而坠,孕妇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

【用量参考】

煎服,10~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降逆、平肝生用,止血煅用。


皂角刺
鼠妇
川乌
草乌
雪上一枝蒿
天仙子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