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P12;
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
组成
生地黄6g ,白芍6g, 麦冬6g, 熟地黄15g, 甘草(炙)3, 知母3g, 地骨皮3g
一阴煎(《景岳全书》):生地黄6克,白芍6克,麦冬6克,熟地黄15克,,甘草3克 丹参6克,牛膝5克
生地二钱、芍药二钱、麦冬各二钱,熟地三五钱、炙甘草五七分、知母一钱、地骨皮各一钱。
用法
水二钟,煎服。
功用
《中医妇科治疗学》:养阴清热。
主治
阴虚火旺,吐血、咯血、衄血,怔忡惊悸,上消;热病后伤阴水亏,烦渴不止,潮热不退;妇女阴虚血热,月经后期,色紫红,时作潮热,口中干燥,五心发热者。①《景岳全书》:上消,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有不得不清者;肾水真阴虚损,脉证多阳,虚火发热,及阴虚动血,或疟疾、伤寒屡散之后,取汗既多,伤阴水亏而脉虚气弱,烦渴不止,潮热不退,火之甚者。②《证治宝鉴》:虚劳,阴虚而兼微火者。③《竹林女科》:肝经怒火上冲,产后乳胀而溢;产后阴虚火盛而大热。④《类证治裁》:水亏火盛,烦躁热渴而为怔忡、惊悸者。⑤《医门八法》:阴虚血亏,虚火易动,头痛,遇热痛甚,烦热内热;耳聋。⑥《中医妇科治疗学》:阴虚血热,月经后期,经量正常,色紫红,腹不胀痛,时作潮热,口干燥,手足心发热,脉虚数。
加减
躁烦热甚便结者,加石膏二三钱;小水热涩者,加栀子一二钱;火浮于上者,加泽泻一二钱,或黄芩一钱;血燥血少者,加当归一二钱。
追虫丸(《证治准绳》)
化虫丸(《和剂局方》)
万氏肥儿丸(《幼科发挥》)
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加味贯众饮(《中医皮肤科》)
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