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生甘草(2.5)、苇根(6)。
用法
口服。煎剂: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用。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
现代应用
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百日咳,急忙结膜炎等。
药理研究
发汗。解热。抗病毒,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肠蠕动亢进。
临床应用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菊花各10克、连翘、杏仁、苇根各6克、薄荷、桔梗、甘草各3克。
功用
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主治外感风热,症见咳嗽、微发热、微口渴、苔薄白、脉浮数者。
配伍
桑叶甘凉轻清,既疏散上焦风热面驱外邪,又清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连翘清热透表,助桑叶之散风热;杏仁、桔梗辛宣苦降,助桑叶之止咳嗽;薄荷辛凉,疏解风热,芦根甘寒,生津止渴;甘草配薄荷以清利咽喉。诸药配伍,使风寒得以疏解,肺气得以宣畅,则热可退,咳可止。
运用
1.如咳嗽痰黄、苔薄黄,肺热较甚者,宜加黄芩、浙贝以清肺化痰。2.风热眼疾,症见眼睑赤肿、涩痛畏光、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数者,宜以夏枯草、决明子易杏仁、桔梗以加强清解肝经风热之功。3.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急性结膜炎等见有上症属于风热者,可以本方治之。4.桑菊饮与银翘散均以疏散风热见长,均滑风温初起之证。然而,前者为辛凉轻剂,适于邪浅证轻之病;后者为辛凉平剂,适于热邪较重者。此外,桑菊饮尚能宣肺止咳,所治以风温犯肺之证为主;银翘散清热透表之力较强,所治以风温在卫之证为宜。可知,二方除了辛凉透表之力有大小不同之外,各方主治亦有差异。
当归芍药散加减(《金匮要略》)
解毒活血汤加减(《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汤加减(《医林改错》)
胶艾汤加减(《金匮要略》)
保阴煎加减(《景岳全书》)
养心汤加减(《证治准绳》)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