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补中治湿汤
出处
《东医宝鉴》卷六引《医林》
分类
祛湿剂
功用
补中行湿
主治
水病
目录
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义
组成
人参、白术各一钱,苍术、陈皮、赤茯苓、麦门冬、木通、当归各七分,黄芩五分,厚朴、升麻各三分。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锉,作一帖,水煎服。
功用
补中行湿。
主治
水病。
方义
方中人参、白术益气补脾,用以为君。当归、麦门冬滋阴养血,助君益气补血;苍术芳燥化湿,助君健脾化湿,共为臣。陈皮、厚朴理气导滞,使气行则湿化,并使补而不滞;赤茯苓、木通渗湿利水,使湿从小便而解;黄芩清热燥湿;升麻升举下陷之中阳,俱为佐。升麻引药入脾胃,兼以为使。诸药合方,补而不滞,利而不伤,可使脾胃得补,气得行,湿得化,水得下,肿得消。
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
附子粳米汤(《金匮要略》)
健固汤(《傅青主女科》)
补肾固冲丸(《妇产科学》)
三才汤(《儒门事亲》)
右归饮(《景岳全书》)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