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组成

苍术(炒)10克 、白术(土炒10克 )、泽泻10克 、防风各10克 ,厚朴12克、猪苓12克、茯苓各12克, 滑石20克, 橘皮6克、栀子6克、木通各6克, 肉桂1.5克(焗),甘草3克 ,灯芯草4扎

功用

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薰蒸皮肤所致的缠腰火丹,症见皮肤(多见于腰部)刺痛、或灼热疼痛、并见成簇水泡、色黄白、绿豆至黄豆大小、围以红晕、或溃烂流水。

配伍

本方由胃苓汤加防风栀子滑石、木通组成。方中平胃散行气化湿,五苓散利水渗湿,两方合用,既能使湿邪从下分利,又能使脾气健运,湿无以生。五苓散原用桂枝,本方改用肉桂,其意一是配伍茯苓以温化水淡;二是止痛;三是配伍栀子、甘草以解毒。比之桂枝确是更为贴切;栀子清利三焦湿热,并能泻火解毒;防风祛风消肿,并可加强平胃散燥湿之力;滑石、灯芯草、木通清热利湿,并可加强五苓散引湿邪从下分利之力。总之,本方特点是燥湿于中,渗湿于下,并能解毒消肿。

运用

1.口疮,症见口腔粘膜发生溃疡、初起为、丘疹或泡疹、2~3日后溃破、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面、其色灰白或淡黄、周围红晕、局部有烧灼感、苔白腻、脉滑数属于湿热薰蒸(湿重于热)者,亦可用本方治之。2.带状泡疹、单纯性泡疹、药物性皮炎(多形红斑样型)、稻田皮炎(浸渍糜烂型)等见有泡疹属于湿热薰蒸皮肤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六君子汤加减(《妇人良方》)
知柏地黄汤加减(《医宗金鉴》)
驻景丸加减(《银海精微》)
一贯煎合玉女煎加减(《景岳全书》)
丹栀逍遥散加减方3(《医统》)
补心汤加减(《眼科纂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