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发热恶寒,少腹满,小便自利。
副症:大便硬,色黑,健忘。
舌脉:舌质黯苔膩,脉沉结有力。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加典型舌脉。
【证候分析】
伤寒发热是太阳表证未解,病邪已深入下焦,故出现少腹满;
血蓄下焦,膀胱气化功能未受影响,故小便自利;
邪热影响心神,心脉不和,故见健忘。
血积在胃,使气机失和,故见大便硬色黑。
舌质黯,苔腻,脉沉结有力均为阳明瘀血证之候。
【治疗法则】
破血逐疲。
【代表方剂】
抵当丸。
【方药加减】
腹痛:临床表现为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疼痛无积块、痛处不移、大便秘结,舌苔青紫、脉涩,可依本方酌加苏木、红花等药物治之。
小便自利,神志异常,少腹满,或发狂少腹硬满痛,身黄脉沉结。可将本方改为抵当汤即:水姪(熬)、虻虫各三十个(去足翅熬),桃仁十二个(去皮尖),大黄三两(洒洗)治之。
【类证鉴别】
阳明瘀血证与脾不统血证:二者均有大便下血症状,但前者以腹满、大便硬,神思不敏、便硬色黑,但容易排出为主要症状,后者以血色紫暗或紫黑,脘腹不舒,面色少华,头晕目眩,神倦乏力,纳谷不香,舌质淡红,脉细缓为主症。故二者不难鉴别。
阳明瘀血证与桃核承气汤证:二者皆为蓄血证。小便自利,神志异常,少腹满,此症以发狂少腹硬满痛,身黄脉沉结为主,彼证以发如狂,少腹急结,显然在程度上较前者为轻,故二者不难区别。
【现代研究】
曰本汉方界有人曾使用抵当丸加减治愈一例痔瘘,因不希望手术故到本院求治。现症:体格中等,大便1日1次,普通便,吸烟1日1盒,苔白厚,稍干,脉沉而稍有力,左右胸胁高度不适。局部所见,从肛门3—4点处,有瘘孔且有脓排出。治疗经过:使用抵当丸兼用托里消毒散服至87年7月,瘘孔闭塞全愈至令未复发。
(《汉方临床》1988)
寒凝血瘀证
暑伤津气证
暑伤肺络证
暑伤心肾证
暑湿证
湿热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