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犯肺证

肝火犯肺证

【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痰黄,胸胁灼热。

副症:痰粘量少,咳甚吐鲜血;急躁易怒,头晕目赤,口苦,面红。

【诊断要点】

(1)具备主症及二项副症。

(2)本证常因情感失调而引发,常因情感而波动。

【证候分析】

肝火犯肺证临床表现为肝经气火上逆犯肺,肺失肃降,多因郁怒伤肝或热邪内犯致肝火上逆而形成本证,故又谓“木火刑金“。

肝火犯肺,肺受火灼,清肃失常,气机上逆,咳嗽阵作;

火伤肺络而血溢则咳吐鲜血;

津为火灼,炼液为痰,则痰粘量少,色黄;

肝经实火内郁,则胸胁灼痛,急躁易怒;

肝火上炎则头晕目赤,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肝火炽盛,灼伤肺津之症。

【治疗法则】

清肝泻火,润肺化痰。

【代表方剂】

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

【方药加减】

咳嗽:以咳气逆,咳时引胁作痛为主证,痰黄,伴急躁易怒,头晕目赤,面红喉干,口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用黛蛤溢合清金化痰汤加减。

痰中带血:可加用侧柏叶白芨、参三七等。

咯血:以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见纯血鲜红,咳时胸胁牵痛为主症,伴烦躁易怒,而红咽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治用泻白傲和黛蛤散加味,可选加鲜生地,鲜茅根白芨侧柏叶,参三七等。

如鲜血如汤,肺络损伤重证,治用犀角地黄汤,加用参三七研未调服。

【类证鉴别】

肝火犯肺证与热邪壅肺证:两者均属实热都有咳嗷,痰黄,咳血等症,热邪壅肺病位局限于肺,属外感热病范畴,而本证病位在肝与肺脏,多与情感失调有关,属内伤杂病范畴。

肝火犯肺征与肺阴虚证:两者均有咳嗽癀少而粘,或咳血等症,肺阴虚有阴虚内热之症,如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多为肺实热症状,两者不难鉴别。


冲任瘀湿凝结证
冲任湿热证
太阳热扰胸膈中焦虚寒证
太阳阴盛虚阳上扰证(干姜附子汤证)
少阳兼表及里虚实错杂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太阳阳虚水气上冲证(桂枝加桂汤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