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验方

韩某,男,51岁。

2003年在某医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因心率过缓于2004年安装起搏器。患者坐轮椅进入诊室,时感胸憋闷、夜间憋醒、腹胀、下肢肿、肢冷、乏力、消瘦、纳少、面色青黄、尿黄赤、舌淡胖、苔淡黄厚、脉弱。血压100/70mmHg。患者久病,心阳虚衰,无力鼓动气血运行,故胸闷、肢冷、脉缓;后天失养,脾胃失运,水液代谢失常则浮肿、乏力、纳少、面色少华;阳虚不得温化,水液潴留,诸邪内生,郁而化热,气机不畅则腹胀、夜间憋醒。

治以温阳强心、补脾利水、痰瘀同治、清化郁热为法。

治疗以温心方及枳实薤白桂枝汤为主,通阳化痰开闭治其本,合小陷胸汤涤痰化热治其标。

处方:红参10g,麦冬15g,川黄连10g,清半夏15g,瓜蒌15g,薤白15g,厚朴15g,枳实15g,桂枝10g,茯苓15g,泽泻30g,葶苈子20g,赤芍15g,甘草10g,生姜6g。20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二诊:服药20剂后,家属搀扶患者进入诊室,诉夜间憋醒次数减少,下肢肿减,仍腹胀满。舌淡紫胖,苔淡黄厚,脉沉滑偶结。守法治疗。

处方:白参15g,麦冬15g,黄芪30g,川黄连10g,清半夏15g,瓜蒌10g,薤白15g,桂枝10g,葶苈子20g,泽泻20g,大腹皮15g,车前草20g,炒白术15g,茯苓15g,甘草10g,生姜6g。20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患者系统服药治疗1年后,病情好转,能独自由哈尔滨来京诊病,并停服全部西药。

2013年4月患者停药、感冒后出现病情反复。再次就诊诉腹胀满膨隆,纳少不欲食,尿少,下肢肿甚,每日腹泻4~5次,咳嗽痰白,时有夜间憋醒,难以平卧,口苦,舌淡红胖稍紫,苔黄,脉沉滑。考虑为脾虚气滞、湿热郁结引起的水饮内停,以中满分消丸健脾行气、利湿清热。

处方:黄芩15g,川黄连10g,砂仁10g,厚朴15g,枳实15g,清半夏10g,陈皮10g,泽泻20g,草果仁10g,茯苓15g,猪苓15g,红参10g,炒白术15g,车前草20g,甘草10g。21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经服用上方21剂后,患者腹部膨隆、腹泻、腹胀、咳嗽明显好转,唯下肢肿甚,尿黄,舌淡红紫胖,苔白,脉沉滑缓偶结。

处方:制附子12g(先煎),白人参10g,茯苓15g,炒白术15g,白芍20g,赤芍15g,大腹皮15g,泽泻30g,车前草30g,猪苓15g,益母草20g,桂枝10g,甘草10g。20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服上方20剂后,诉腹泻好转,每日2次,腹胀减轻,但咳喘明显、胸满烦躁、下肢肿甚、尿少、咳嗽痰白、面色青白。舌淡紫,苔白,脉沉滑缓右弱。患者饮邪上逆,故见喘逆烦躁,以厚朴麻黄汤宣肺降逆、化饮止咳。

处方:厚朴15g,当归10g,炙麻黄5g,吴茱萸5g,清半夏10g,升麻10g,柴胡15g,木香5g,干姜10g,草果仁10g,西洋参10g,黄芪30g,泽泻30g,茯苓15g,川黄连5g,益智仁15g,大腹皮15g,甘草10g。20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服药后患者胸憋闷明显好转,夜间憋醒、下肢浮肿较前明显缓解,水饮已去大半,继服百余剂中药以温阳强心利水,病情稳定。按语:该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日久而致心衰,病情复杂,病势凶险。纵观本案仍属本虚标实之证,心阳衰惫,水气泛滥,痰浊瘀血入里化热,阻碍气机,进一步加重了水肿和阳虚。在治疗的第一阶段,以温阳益气、强心利水、祛除实邪为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患者短暂停药后,病情加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考虑患者为全心衰竭,存在体循环瘀血及胸腔积液、腹水,是心衰终末期的临床表现,治疗应当机立断,以免贻误治疗最佳时机致病情危殆。因此,治疗的第二阶段,仍以温阳强心贯穿始终,根据患者临床实际,合理应用中满分消丸、厚朴麻黄汤消除位于脘腹、胸肺的湿热、水饮,体现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的特色。该患者坚持服药2年病情稳定,但因路途遥远,往返不便,以防过度活动加重心衰,建议其病情稳定后于当地医院休养治疗。


呃逆验方_刘志明
呃逆验方_阮士怡
呃逆验方_陈可冀
呃逆验方_洪广祥
呃逆验方_洪广祥
慢性胆囊炎验方_徐经世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