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气血不充致嗜寐案
朱某,男,25岁,学生,2008年12月8日初诊。
初诊:嗜寐2年伴身疲肢倦。患者平素容易腹泻,近2年困倦嗜寐,餐后加重,语言较少,纳食偏少,大便溏薄,曾多处就诊,效果均不明显,并且嗜寐症状逐渐加重由父亲带领来我院诊治刻诊形体虚胖面色嫩白,嗜寐,身疲肢倦,饭后尤甚,特别是一个人独坐或无事时即不由自主地睡着,语言较少,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中医诊断:嗜寐症。
辨证: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气血不充。
治法:健脾益气,升补中气,充养气血。方药: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8g,茯苓15g,炒白术15g,白扁豆12g(捣),陈皮10g,莲子肉10g,炒山药30g,砂仁6g(后入),炒薏苡仁15g,桔梗6g,生黄芪24g,当归10g,升麻6g,柴胡8g,炙甘草8g,节菖蒲10g(后入)。21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30日二诊:嗜寐明显减轻,精神好转,纳食增加,大便微成形。继以初诊方去生黄芪、当归、升麻、柴胡,再服3周,诸症消失,痊愈。
【按语】患者虽然年龄较小但平素形体虚胖面色嫩白,容易腹泻,说明素有脾气虚弱,中气不足;经常嗜寐,身疲肢倦,饭后尤甚,语言较少,纳少便溏,说明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化源不足,以致气血亏虚,不能充养心脑。正像《古今医统》所述“脾胃一虚,则谷气不充,脾愈无所禀,脾运四肢,既禀气有亏,则四肢倦怠无力以动,故困乏嗜卧也”,本案的病因病机当属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气血不充。故治疗原则宜健脾益气,升补中气,充养气血。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加黄芪、当归、升麻、柴胡再配上参苓白术散中的人参、白术、陈皮、炙甘草即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升提中气,再加菖蒲醒脑开窍。应当强调:本案的关键病机是脾气虚弱,中气不足,因此必须抓住脾气虚弱,中气不足,以虚为本的本质辨证治疗。
口渴验方_成肇智
口渴验方_成肇智
口渴验方_成肇智
口渴验方_成肇智
口舌生疮验方_成肇智
口舌生疮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