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

崩漏案(围绝经期功血)

樊某,女,48岁,已婚。因月经紊乱2年,阴道流血20天,于2001年6月2日初诊。

自述两年前开始月经周期紊乱,先后不定,或推后长达2~3月不来,或1月2次,经来淋漓不断,量时多时少。曾因流血量多,淋漓不净在某医院诊刮,

病理报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按更年期功血治疗,用过短效避孕药止血调周期,用药期间月经周期正常,能如期干净,药停后又复发。

就诊时经停两个月后来潮,20天不净,色淡暗,有小血块,量不多,面色白,腰冷酸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小腹隐痛,喜温喜暖。平素大便稀溏,时下肢轻浮肿,带下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水滑,脉沉细无力。B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子宫内膜6m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100g/L。

中医诊断:崩漏。

西医诊断:围绝经期功血。

辨证分型:脾肾阳虚,胞宫虚寒。

治疗法则:助阳暖宫,益气固冲,温经止血。

方药:温阳益气止血汤(经验方)。

处方用药:党参15g,炒白术12g,熟地12g,山萸肉12g,艾叶炭15g,棕榈炭15g,鹿角霜30g,肉桂6g,制附片6g,姜炭12g,金樱子15g,川断15g,莲子15g。

5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嘱其忌生冷,注意休息营养,流血期间忌房事。

二诊(2001-06-07):流血减少,色淡红。方药同上,7剂。

三诊(2001-06-14):流血止已两天,余症减轻。上方去炭剂,加枸杞15g、巴戟天15g、砂仁15g,鹿角霜易鹿角胶15g,续服7剂。

四诊(2001-06-24):已13天无阴道流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成形。上方去肉桂、附片,加川芎12g、当归12g,养血调经,调理两月。

五诊(2001-09-28):自述月经已正常来潮两次。血红蛋白(Hb)120g/L。

按:中医认为崩漏是因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调节轴的功能严重失调所致,其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

患者48岁,肾气渐衰,天癸将绝,脾肾阳虚,摄纳无权,封藏失职,冲任不调,不能制约经血致经来周期紊乱,淋漓不断;面色白、腰冷酸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大便稀溏、下肢浮肿、带下清稀量多等均为脾肾阳虚,胞宫虚寒,气血不足之象。方中党参、炒白术、熟地、山萸肉、肉桂、制附片、鹿角霜健脾益肾,温肾助阳,鹿角霜收敛止血;艾叶炭、棕榈炭、姜炭温经收涩止血;川断补肾固冲止血;金樱子、莲子补脾益肾涩精。全方温补脾肾,暖宫散寒,温经止血,使脾肾阳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之崩漏血止。


嗜睡验方_成肇智
嗜睡验方_成肇智
嗜睡验方_成肇智
嗜睡验方_成肇智
痴呆验方_成肇智
痴呆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