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赤带下(子宫内膜炎)
陈某,女,30岁,已婚,工人。因人流术后带血5个月,于1993年9月20日初诊。
自述5个月前早孕50天行人流术,手术顺利,流血6天干净。术后时带下有血丝,伴腰腹坠胀不适,自服诺氟沙星、磺胺类药,带血未止。近20天带下量多,呈咖啡色,臭秽,腰腹坠胀加重,伴口干心烦,神软食少,尿黄便溏。月经周期30天左右,6~7天净,量稍多。就诊时带下有血,量多有异味。在西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炎”。
舌胖红,苔薄黄腻,脉细无力。末次月经:1993年9月7日。
中医诊断:赤带下。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炎。
辨证:气虚不摄,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止带,固冲止血。
方药:易黄汤加味。
处方用药:党参15g,炒山药15g,丹皮15g,地榆炭15g,仙鹤草15g,败酱草15g,鸡冠花15g,炒芡实15g,土茯苓15g,黄柏12g,车前子12g,白果(打)15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1周后复诊。嘱其注意休息,忌房事。
二诊(1993-09-27):服药后带下减少,带血变淡,余症有减轻。方药同前,续服2周。
三诊(1993-10-13):月经1周前来潮,经量正常,已净2天。述上药服至第7天带血停止,带下淡黄,已无异味,余症改善明显,唯感腰痛。上方去仙鹤草,加川断,续服2周巩固疗效。
按:子宫内膜炎属于盆腔炎范畴,可由性活动、下生殖道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等引起。本案例患者因人流术后损伤肾气,冲任不固,加之湿热之邪乘虚而入损及任带二脉,致带下量多赤白,有异味;腰腹坠胀加重、口干心烦、神疲食少、尿黄便溏等均为气虚不固,湿热内蕴之象。先父用易黄汤加味治疗获效。该方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由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组成。《本草求真》曰:“山药之补,本有过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胜于山药。”方中山药、芡实补脾益肾,固涩止带;白果收涩止带;黄柏苦寒入肾,清热燥湿;车前子清热利湿;加党参助山药补脾益气;地榆炭、仙鹤草、败酱草、鸡冠花、土茯苓、丹皮清热解毒,除湿止带,凉血止血。诸药合用,使气虚得复,热清湿祛,止带止血,则赤白带下治愈。
便秘验方_刘立昌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刘立昌
验方_刘立昌
肠梗阻验方_胡水勋
验方_胡水勋
慢性糜烂性胃炎验方_胡水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