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验方

【组成】竹茹10g,枳壳12g,苍术15g,陈皮10g,半夏10g,厚朴10g,海螵蛸15g,蒲公英20g,薏苡仁30g,丹参15g,檀香6g。

【功效】舒肝解郁,和胃化湿。

【主治】反流性食管炎,属肝胃不和、气机逆乱者。症见上腹及胸骨隐痛不适,伴泛酸、嗳气,每因受凉诱发或加重,口干口苦,食眠一般,二便调;舌质红、苔滑,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徐老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学“反酸”的范畴,是因情志不适,或因刺激性食物、烟酒过度,或因郁热内蕴,以及长期胃气上逆等,使食管受损,脉络瘀滞,以致胸骨后灼热感与泛酸、疼痛、嘈杂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瘴(热)类疾病。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是其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原因。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肝气不舒,则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则导致本病发生。病位虽在食管,但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以肝胃不和,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痰、气、食、火、瘀互结于食管为关键,故治疗的基础原则为和胃降逆,常以疏肝和胃、化痰开郁、泻火降逆、行气活血、清胃益阴、益气健脾等为主要治法。本方中竹茹滋阴和胃、枳壳下气破结;二陈理气开郁、和胃降痰;海螵蛸降逆制酸止痛;丹参、檀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厚朴疏肝理气。诸药

合用,使逆气得降,肝气倶舒,从而使痰热得清、胃气得和、疼痛得消、呕逆得止。

【验案】王某,男,35岁,2007年12月20日初诊。

上腹及胸骨隐痛不适伴泛酸、嗳气4个月余。患者每因受凉诱发或加重,口干口苦,曾做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食眠一般,二便调;舌质红、苔滑,脉弦细。此乃肝胃不和、气机逆乱之象。拟予扶土抑木、和胃调中法为治。

处方:竹茹10g,枳壳12g,苍术15g,陈皮10g,半夏10g,厚朴10g,海螵銷15g,蒲公英20g,薏苡仁30g,丹参15g,檀香6g。10剂。

2008年1月10日二诊:病史同前,药后症减,停药后诸症再发。症见上腹隐痛,拒按,嗳气,肠鸣辘辘,无腹泻,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拟仿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加减为用。竹茹10g,枳壳12g,苍术15g,陈皮10g,半夏10g,绿梅花10g,延胡索12g,炒诃子15g,谷芽25g,丹参15g,檀香6g。15剂。

2月14日三诊:服上方后腹部隐痛消失,嗳气、泛酸亦减少,春节期间停药1周,诸症亦未有反复,嘱其原方继服15剂以资善后。

〔徐经世.徐经世内科临证精华[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6-157〕


老年慢性咳喘验方_刘志明
咳嗽验方_刘志明
咳嗽验方_刘志明
咳嗽验方_刘志明
咳嗽验方_刘志明
咳嗽验方_刘志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