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酸验方

【组成】北沙参20g,石斛10g,杭白芍30g,川黄连3g,乌梅10g,代赭石12g,绿梅花20g,清半夏12g,橘络20g,蒲公英15g,竹茹10g,甘草5g。

【功效】泻肝和胃,以酸制酸。

【主治】吐酸,属肝胃不和、胃气失降者。症见胃脘嘈杂、泛酸反复发作,咽部不适,似有痰阻,偶见嗳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徐老认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膏粱厚味已成为平常,人无节制者,每每化湿、生热、伤阴,且渴求欲壑而所愿不遂者甚多,因郁而病,因病而郁,病患多郁,久则五志过极皆化为火,故临床见之多以肝胆郁热、脾胃虚寒为患,其治总以辛开苦降、泻肝和胃为主。

【验案】李某,女,60岁,2010年1月20日初诊。

患者胃脘嘈杂、泛酸反复发作,咽部不适,似有痰阻,纳食一般,偶见嗳气,大便干结,小便可,夜寐安。2009年10月18曰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期);2009年10月25日B超示:肝囊肿,胆囊息肉;2009年12月10日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考之乃系肝胃不和、胃气失降之象,拟予泻肝和胃法为先。

处方:北沙参20g,石斛15g,竹茹10g,橘络20g,绿梅花

阌医大吁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第2辑)——脾胃肝胆病分册

20g,炒黄连3g,清半夏12g,蒲公英20g,炒诃子15g,杏仁10g,桃仁10g,红豆莲1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大便较前通畅,嘈杂不适亦减,但泛酸仍作,偶有嗳气,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此乃胃病延久、阴液受损之象,拟予“以酸制酸”之法,可望获效。处方:北沙参20g,石斛15g,杭白芍30g,川黄连3g,乌梅10g,代赭石12g,绿梅花20g,清半夏10g,橘络20g,蒲公英15g,竹茹10g,甘草5g(3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药后泛酸、嘈杂等症大减,大便通畅,饮食有增,嘱其再进旬日,诸症可平。

上述验案屡用辛开苦降之法却收效甚微,因其病久日延,肝阴受损,仍以辛开苦降之法只会徒伤阴液,转而借用“以酸制酸”之法,药后旋安。故临证之要,在于详审病机,虽古今制方之理法一也,然其具体应用,则应知以权变。

〔徐经世.杏林拾穗——徐经世临证经验集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68-70〕


咳嗽验方_刘祖贻
咳嗽验方_刘袓贻
咳嗽验方_刘祖贻
慢性支气管炎验方_刘袓贻
咳嗽验方_刘祖贻
咳嗽验方_刘祖贻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