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验方

【组成】黄芪12g,白芍20g,桂枝12g,炙甘草6g,生姜7片,大枣5枚,当归20g,肉苁蓉20g,砂仁3g,陈皮9g,吴茱萸5g。

【功效】温脾散寒,行气化痰。

【主治】食道贲门炎、食道狭窄、食道炎、食道癌等,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症见自觉食道梗噎不顺,吞咽困难,或食后胃堵,进凉食或硬食即泛酸、烧心、胃堵重,伴畏寒,腰软无力,便秘;舌嫩红有齿痕,脉沉弦小徐无力而拘。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李老认为,弦为阳中之阴脉,阳煦不及脉则弦。拘为寒,阳虚阴寒胜,寒主收引凝泣而脉拘,然拘且无力,故为阳虚;小且无力,亦为阳虚;徐者,脉率缓慢也,虽可四至,然失从容舒缓之象,故不以缓脉称,而以脉徐名之,该脉象属寒。此证兼有“便秘”,此便秘究属“脾虚不运”,还是“精血不足大肠失润”?就下案而言,二者兼而有之。因脉若正虚,既有“脾胃虚”之痞满,又有腰痛膝软足寒之“肾虚”见证,以黄芪建中汤与济川煎合用是正确的,且脾肾同治,亦相得益彰。

【验案】王某,女,22岁,2010年9月24日初诊。

食后胃堵9个月,空腹尚可,食后即胃堵,无疼痛呕恶,进凉食或硬食即泛酸、烧心、胃堵重,伴畏寒,腰软无力,腰时痛,立久则无力,需蹲下,大便四五日一行。寐可,经调。于9月11日胃镜示:食管贲门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服奥美拉唑、枸橡酸铋钾、六味安消片。舌嫩红有齿痕,脉沉弦小徐无力而拘。

中医辨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方以黄芪建中汤合济川煎主之。大法尚可,但偏柔,故加吴茱萸之刚,温胃以纠其柔。

处方:黄芪12g,白芍20g,桂枝12g,炙甘草6g,生姜7片,大枣5枚,当归20g,肉苁蓉20g,砂仁3g,陈皮9g,吴茱萸5g。

10月8日二诊:胃堵已轻,尚偶尔略堵,便已下,足冷。脉弦细无力,舌同上。药后症虽减,然脉细无力,此乃脾胃虚寒,改予香砂六君子汤,加炮姜、吴茱萸以温胃。处方:陈皮8g,半夏9g,木香5g,砂仁5g,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6g,炮姜6g,吴茱萸6g。

10月25日三诊:上方共服14剂,症减未已,已不著,恙已大安。脉尚未复。继予上方14剂,加肉桂6g、炮附子12g,水煎服,以巩固疗效。

〔李士懋.平眛辨证传承实录百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6〕


哮喘验方_王琦
哮喘验方_王琦
哮喘验方_王琦
哮喘验方_王琦
哮喘验方_王琦
咳喘验方_刘志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