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膝关节病验方

【组成】党参12g,黄芪12g,白术12g,熟地黄12g,山药12g,山茱萸9g,川续断12g,补骨脂12g,枸杞子12g,炙龟甲9g,鹿角胶9g,陈皮4.5g,茯苓12g,甘草4.5g。

桑寄生12g,怀牛膝12g,肉苁蓉9g,制首乌12g,

【功效】益气健脾,调补肝肾。

【主治】痹证,辨证属肝肾精亏,脾胃气虚。症见局部疼痛、肿胀、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局部压痛。X线摄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韧带钙化,关节腔内游离体等。临床多见于老年性膝关节病,慢性筋骨病,腰痛等。

【用法】水煎,日2次温服,每日1剂。

【经验】中医将老年性骨关节病等慢性筋骨病归属于“痹证”“痿证”等范畴。慢性筋骨病包括由于人体自然退变、创伤、劳损、感受外邪、代谢障碍等形成的全身或局部脊柱、四肢关节等部位筋骨动静力平衡失调,出现疼痛、肿胀、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疾病。石老认为慢性筋骨病的辨证施治应从五脏整体调摄,“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本病有虚实之分,但其根本在虚,强调了调治肝脾肾的重要性。正如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所言:“损伤骨骼,既损气血,终须益气养血以善后也,伤骨损髓,惟益肾生髓充骨,以利愈合。”石老在临诊中确立了先天后天同治之法,即在调补肝肾的同时不忘调节脾胃,顾护脾胃。强调肝脾肾与慢性筋骨病的密切关系,代表方剂为石氏调中保元汤。方中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益气健脾,开启中州,以助气血生化,推动气血运行;补骨脂、熟地黄、山药、山茱奥、枸杞子、炙龟甲补益肝肾,填精益髓,健筋壮骨,以固元阴真阳,而滋养温煦四肢与筋脉肌肉;川续断、鹿角胶温经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使气血生化有源,先后天共调。辨证加减:若痰湿盛者,加牛蒡子、僵蚕合四妙丸;瘀滞者,加三棱、莪术、炙山甲片合四物汤;若见筋脉拘挛,肝血不足而不能濡筋者,加四物等养血柔肝,荣筋和络;若脾失运化,聚湿生痰者,配四君等益气化湿;若肾阳不足,火不化气者,加鹿角、淫羊藿、石楠叶等以助阳温经;若病已损及元阳,当宗“调中保元汤”出人施治。

【验案】胡某,男,76岁,1985年1月24日初诊。

高年督脉不固,肝肾亏损,宿有腰椎间盘病变,腰部酸楚作痛,引及足跟,右侧较重,不耐久坐,舌红脉细。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病变。

中医诊断:腰痛,肝肾亏损型。

治法:滋养肝肾,固腰壮骨。

方药:生熟地黄12g、山药12g,山茱萸9g,枸杞子12g,川续断12g,桑寄生12g,怀牛膝12g,甜苁蓉9g,炙龟甲9g,制首乌12g,炙甘草4.5g,陈皮4.5g。7剂。

二诊诸症好转,效不更方,续服上药21剂而愈。

〔陈兴元.石仰山治腰痛验案两则[J].江苏中医杂志,1987(5):24;王敖明,邱德华.石氏调中保元汤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7):34-35;江建春,邱德华,王敖明,等.石仰山教授论治慢性筋骨病经验[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67-69]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验方_何任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胁痛验方_何任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非酒精性脂肪肝验方_张琪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