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验方

【组成】太子参15g,茯苓12g,炒白术12g,炙甘草1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玉竹15g,百合15g,陈皮10g,丹皮10g,山药15g,藕节15g,枸杞子10g,大枣4枚。

【功效】补气养血。

【主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属正气亏虚者。症见出血,尤以双下肢皮下血斑,贫血,发热,腹胀纳呆,消瘦乏力,气短汗出,五心烦热,肝脾肿大,两胁疼痛,舌质淡胖少苔,脉濡。

【用法】水煎服,每口1剂。

【经验】方老认为,本病因素体脾胃虚弱,邪毒人髓伤血,瘀血阻滞而成。因气血不足,固摄无权,或瘀血停内,新血不生,而致出血、贫血。方老辨证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证,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则,自拟经验方治疗。方中太子参、生山药、茯苓、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炒白术味苦甘温,除胃中虚热;熟地黄益精填髓补血;陈皮理气和胃,兼除补药之滋腻;更用生地黄、丹皮、南藕节清热凉血止血;配枸杞子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妙用百合、玉竹甘中有收,能清心肺余热而敛气养心。方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使脾胃有权,元气兴旺,清气上升而营卫调和。尤其在出血症状较重之时,不重用止血药,只在补气养血的基础上少佐活血凉血之品,以达到益气摄血的B的,确有其用药的独到之处。

【验案】患者,男,23岁,1988年9月3日初诊。1988年6月因拔牙后出血不止,查骨髓象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给予马

利兰、异碘甲化疗。50天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3.4x10^12/L,白细胞1.2x10^9/L,血小板17x10^9/L,伴有反复感染后高热不退,腹胀纳呆,消瘦乏力,卧床不起,动则气短汗出,五心烦热,肝脾肿大,两胁疼痛,出血症状明显加重,尤以双下肢皮下血斑显著。9月14日请方老诊治,病如前述,舌质淡胖,少苔,脉濡。停服西药化疗,改为支持疗法,予上述经验方1治疗。

服药30剂后,患者已能独自出人,10月16日查血红蛋白72g/L,红细胞3xl012/L,白细胞3.4xl09/L,血小板4xl09/L。高热退,仍有低热,腹胀,双下肢出血减少。原方加当归10g,白芍12g,再服60剂。

1989年1月16日三诊:精神明显好转,出血症状明显减轻,可适当活动,纳增,舌淡,脉略数。血常规指标继续改善。改服处方:熟地黄12g,生山药15g,枸杞子10g,太子参15g,百合12g,桑寄生15g,玉竹12g,丹皮12g,茯苓12g,白茅根15g,炙甘草10g,大枣4枚。本方服用丙剂后,患者已无明显不适,可正常活动。

5月16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2g/L,红细胞4x10l2/L,白细胞6xl09L。骨髓象涂片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完全缓解。为巩固疗效,方老又予原方继服60剂,并嘱加强煅炼。患者于1989年10月病告痊愈出院,随访10个月,未见异常。

〔田冰.方和谦老中医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验案[J].北京中医杂志,1992(3):5〕


痿证验方_李济仁
痿证验方_李济仁
痿证验方_李济仁
痿证验方_李济仁
痿证验方_李济仁
痿证验方_李济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