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验方

【组成】黄芪30g,党参30g,山药30g,半枝莲30g,半边莲30g,牡蛎30g,仙鹤草20g,玄参20g,茯苓15g,当归15g,大蓟15g,小蓟15g,赤芍15g,海藻15g,昆布15g,白术10g,陈皮10g,地龙10g,甘草3g。

【功效】补益气血,和营解毒,软坚散结。

【主治】鼻咽癌,属气血两虚,血瘀毒凝者。症见颈部包块,鼻衄,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纳差,不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李老认为,“八珍”加黄芪、山药、党参、茯苓、赤芍、白术等补益气血、养阴和营;大蓟、小蓟、仙鹤草化瘀止血;牡蛎、昆布、海藻、地龙软坚散结;玄参、半枝莲、半边莲既能抗癌解毒,又能扶助正气,为肿瘤治疗常用药。还可加用白花蛇舌草、绞股蓝等增强解毒抗癌之功。全方重在补益扶正,少佐抗癌攻伐,故能长期服用,达“法正、药缓、力均”之效而病愈。李老认为,因肿瘤形成非一日之功,癌毒蕴积日久,必大量耗伤人体气阴,故抗癌消瘤亦非一日之力,需长期用药。“留得一分正气,存得一分生机”,扶正祛邪不失为治癌第一要法。

【验案】患者,女,50岁,1987年10月5日初诊。于1986年底无意中发现右颈部包块,遂至省立医院,做病理活检示:鼻咽部上皮样癌。经放疗后,包块由鸭蛋大小而逐渐消失。半年来包块复

现,且逐渐增大。近3个月右鼻常出血,伴消瘦,乏力。复去某医院诊治,建议中医药治疗。现症见: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气短乏力,食少眠差,包块疼痛,近1个月来长大明显,伴鼻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血两虚。处方:八珍汤加减。

二诊:纳谷渐增,疼痛减轻,鼻血减少,余症词上,方已奏效,故不更张。原方加白花蛇舌草20g,山慈菇10g,以增抗癌解毒之功。

三诊:鼻魅已止,包块未再增长,精神较前明显好转,仍有面部苍白少华之症。继续服药,原方去大蓟、小蓟,加绞股蓝20g。

四诊:按原方意,继续辨治半年余,临床痖状及包块消失。两年后曾复发,继用中药施治获效,带病存活至今。

〔李艳.李济仁医论医验选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01丨:262〕


验方_任继学
慢性结肠炎验方_李济仁
慢性阑尾炎验方_李振华
慢性胰腺炎验方_何任
慢性胆囊炎验方_何任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张琪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