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摇验方

【症状】头摇肢颤,头晕肢麻,面无表情或口眼歪斜,咀嚼、吞咽或语言障碍,胸闷脘痞或流涎,面多油脂,舌暗苔腻,脉弦滑。

【辨证分析】本型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内生痰湿,加之肝阳素旺而肝风易动,风挟痰湿阻滞经络,筋脉失荣发为振摇。

本型与肝阳化风型均属实证,同见头摇、肢颤、眩晕、肢麻等症,但本型伴胸闷吐涎、颜面局部器官功能障碍、苔腻脉滑等痰湿之象,而肝阳化风型则兼内热阴虚之象,如心烦易怒、面部烘热、舌红、脉弦数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实证,阳证。病机:痰湿内生,风阳上扰,风痰阻络,筋脉失荣。

【治法】化痰息风,通络舒筋。

本型头摇源于风痰阻络,因此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乃正治之法。经络畅通,筋脉舒缩自如则振摇必止。

【方剂】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牵正散加减为主方:

【组成】制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0g,茯苓10g,陈皮6g,白附子6g,僵蚕10g,全蝎6g,制南星10g,石菖蒲10g,甘草6g。

水煎服。

方中半夏、南星燥湿化痰,天麻、僵蚕平肝息风,共为主药;白术、茯苓健脾以治生痰之源,白附子、全蝎通络而除头面之风,并为辅药;陈皮、石菖蒲行气化湿开窍,为佐药;甘草理中除痰、调和诸药,为使药。

若兼气虚,加黄芪10g,党参10g;

若风痰化热,口干痰黄,心烦失眠,加黄连6g,瓜蒌仁10g,天竺黄10g;

若筋脉拘挛,加白芍15g,地龙10g,钩藤12g(后下)。

****验方成药

柴胡12g,黄芩9g,制半夏9g,生姜9g,甘草6g,大枣4枚,防风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风痰挟热者。

黄芪50g,党参30g,当归15g,大麥10枚,瘦肉500g,加盐等调料熬汤。食肉喝汤。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杞菊地黄丸,每次9g,每日3次。适用于阴虚动风型。

猴枣散,每次1支,每日3次。适用于风痰挟热型。-

针灸疗法

体针:常选用太冲、合谷、风池、外关、曲池、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水沟、下关、承筋、肝俞、肾俞等穴。虚证施补法并灸,实证施泻法。

耳针:常用神门、皮质下、肝、肾、内分泌、三焦等穴。

头针:如一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而肢体抖动不明显,可取患肢对侧运动区上三分之一及中五分之二实施头针。双侧肌张力高,取双侧运动区上五分之一及中五分之二实施头针。头摇较甚,加施下运动区下五分之二头针。操作时,可采用701型脉冲仪或电麻仪。

&&&&


遗精验方_路志正
验方_李振华
阳痿验方_朱良春
阳痿验方_张琪
阳痿验方_张学文
阳痿验方_张镜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