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烦热验方

【症状】五心烦热,情志不舒时明显,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头胀头晕,口苦而干,胸闷胁胀,小便短黄,大便不畅,月经不调,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略数。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阳遏于内而化热;或过食寒凉,中阳郁遏而不得泄越所致。因此,本型为实证,与前二型属虚者不同。

其辨证要点,一是五心烦热感较强,情志不畅时加重;

二是肝气郁滞的症状明显,如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大便不爽、舌暗脉弦等;

三是伴见其他肝胆郁热之象,如头胀头晕、口苦而干、烦躁失眠、尿黄脉数、舌红苔黄。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实证,阳证。病机:肝胆气机郁滞化热,脾运受阻。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解郁。

本型病机在于气郁化热,因此疏肝理气以解郁为治病求本之法;郁热既盛,治当清泄里热以治其标。

【方剂】以加减丹栀逍遥散为主方:

【组成】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2g,薄荷6g(后下),茯苓10g,甘草6g,牡丹皮10g,栀子10g,枳壳10g,香附10g,郁金10g。

水煎服。

本方柴胡、白芍疏肝气以解郁,为主药;枳壳、香附疏肝行气,当归养血柔肝,为辅药;牡丹皮、栀子、郁金泻火凉血,茯苓、甘草健脾和胃为佐药;薄荷透散郁热,为使药。

若肝火亢盛,见面红目赤,口渴便结,加龙胆草10g,黄芩10g,生大黄6g(后下);

若里热伤阴,见口干咽燥,盗汗失眠,加生地黄15g,玄参12g,麦冬10g;

若低热久不退,加地骨皮15g,白薇12g,青蒿10g。

****验方成药

百部30g,生地黄、龟甲胶、桑叶各15g,黄连、黄芩、川贝母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虚火旺型。

大补阴丸,每次温开水送服1丸,每曰3次。适用于阴虚火旺型。

归芍地黄丸,每次口服6g,每日2-3次。适用于肝脾血虚型。

越鞠丸,每次口服6g,每日3次。适用于气郁化热型。

柴胡、郁金、合欢花、酸枣仁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郁化热型。

针灸疗法

体针:取太渊、太溪、膏肓、间使、鱼际为主穴,咳嗽痰多加尺泽、丰隆,咯血加百劳、孔最,盗汗严重加复溜、合谷,遗精加肾俞、志室,闭经加血海、脾俞。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透穴针法:大椎透结核,华盖透璇玑,肺俞透天柱,膻中透玉堂,采用中强刺激,每日1组,两组交替使用,30次为1疗程。

&&&&


食管癌验方_徐经世
胃癌验方_朱良春
胃癌验方_李玉奇
胃癌验方_李济仁
胃癌验方_李济仁
胃癌验方_李济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