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突然健忘,头晕头痛难愈,痛如锥刺固定不移,面色晦暗,但欲漱水不欲咽,或失眠心悸,便黑如漆,言謇肢瘫,或有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精神刺激,气郁而致血瘀,或头部外伤,或年老久病,气虚无力运血,脑络阻滞所致。本型虽属实证,但与上型胆郁痰扰不同,乃血瘀脑络而成,病邪、病位均有差别。其辨证要点,
一是常突然健忘,伴顽固性头痛头晕;
二是具一般血瘀征象,如面唇晦暗甚则青紫,但欲漱水不欲咽,舌紫暗或有瘀点等;
三是多见于年老、久病患者,或有外伤史。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实证,阴证。病机:血行不畅,脑络瘀滞,神明被扰。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健脑。
本型健忘本于血行瘀滞,故活血化瘀乃治病求本之法;健忘直接起于脑络不畅而神明失运,故通络健脑则神志复常。
【方剂】以通窍活血汤合孔圣枕中丹加减为主方:
【组成】川芎12g,赤芍15g,红花10g,桃仁10g,葱白6g,龟甲15g(先煎),龙骨30g(先煎),石菖蒲10g,远志10g,丹参15g,郁金12g。
水煎服。
本方川芎、赤芍活血化瘀,为主药;红花、桃仁、丹参、郁金活血通络,为辅药;石菖蒲、远志涤痰安神,龟甲填精健脑,龙骨潜阳安神,共为佐药;葱白升散通阳,引诸药上达于头,为使药。
兼气郁,胸胁胀闷,病情随情绪波动,加柴胡10g,香附10g,合欢皮15g;
兼气虚,神疲乏力,气短纳呆,加黄芪30g,人参10g(另煎),茯苓12g;
兼肾精亏虚,眩晕耳鸣,遗精腰酸,加熟地黄12g,山茱萸10g,肉苁蓉10g。
****验方成药
归脾丸,每次口服6g,每日2-3次。适用于心脾两虚型。
杞菊地黄丸,每次口服9g,每日2次。适用于肾精亏虚型。
天王补心丹,每次口服6g,每日2次。适用于心肾不交型。
桑椹20g,生地黄、酸枣仁各15g,麦冬、远志各9g,五味子6g,水煎分二次早晚服,每日1剂。适用于心肾不交型。
柴胡、郁金、合欢花、酸枣仁、茯苓各10g,石菖蒲、远志各6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胆郁痰扰型。
丹参15g,虎杖、何首乌、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石菖蒲各12g,川芎、山楂、益智仁各9g,红花、远志各6g,水煎服。每日1剂,1月为1疗程。适用于血瘀If络型。
针灸疗法
体针:取心俞、神门、列缺、足三里为主穴。心脾两虚,加脾俞、中脘、三阴交;肾精亏虚,加肾俞、太溪、大椎;心肾不交,加-
百会、内关、照海;胆郁痰扰,加风池、丰隆、行间;血瘀脑络,加太阳、太冲、合谷。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耳针:取心、肾、脑、神门、皮质下、内分泌等穴,用毫针进针1分许,略捻转几次,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
尿痛验方_成肇智
尿痛验方_成肇智
尿液浑浊验方_成肇智
尿液浑浊验方_成肇智
遗精验方_成肇智
遗精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