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卢某,女,时年36岁。
发病过程:初起头眩耳鸣,心悸不宁,且畏光怕风,乃闭门塞窗,躺于暗室,如此一躺不起达年余,询其病状,心悸惕惕有恐惧感,目胀而眩,胸中闷痛,大汗,渴欲饮水,每于气从少腹而上,立即发作。若见阳光,也即发作,遇风则心悸心跳立即发生,终日卧床于暗室之中,饮食二便由家人料理。曾到多家住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首诊证候】
症见:1986年11月13日邀余出诊,见其卧室门窗紧闭,诊其脉证,神气尚清,言语清晰,嘱家人将窗口打开一小缝隙,自谓其已经着风病又发作,有气自少腹上撞心胸咽喉,痛苦不可名状,面白憔悴,舌淡红苔灰白,脉弦而数。体检:体温37.5℃,心率112次/分,血压110/50mmHg,呼吸20次/分,心肺无特殊,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脊柱正常,未引出神经反射。审其病症,胸中闷痛,心悸惕惕,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而作,痛苦难受,恰似奔豚气病之状,久居暗室,心中恐惧,恐光恐风,实为惊恐之兆。头晕目眩,脉弦而数当属肝阳亢逆之候。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奔豚气。
证型:肝气上逆。
治法:平肝和胃降逆。
处方:奔豚气汤加减。
炙甘草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葛根10克,半夏各10克,西洋参5克(另炖服),五味子5克,牡蛎25克,5剂,日一剂,水煎服,并舌下含服益心丸1颗。
【随诊过程】
二诊:11月18日
病人诉进药1剂,汗少饮随之而少,诸症有所改善。连服5剂,诸症缓解,情志舒畅,神气大爽,面白,舌淡红,苔灰白,脉细数而带弦,嘱其家属打开门窗,感受新鲜空气,下床活动。
处方:甘草(炙)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葛根10克,半夏各10克,西洋参5克(另炖服),五味子5克,牡蛎25克,15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三诊:12月4日
15天后诸证解除,信步走出卧室,遂以补中益气汤调护3个月,嗣后每年随访1-2次连续5年未见复发。
按语:
奔豚的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惊,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从证候表现看,类于西医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及冠心病、心血管神经症等。本证由于脏气先衰,偶遇惊恐,气机逆乱,横逆上冲而致本病。病虽有所虚,必先救治奔豚气病为急,用《金匮要略》奔豚气汤加减,由于病为肝气逆乱,取用白芍、牡蛎、半夏以平肝镇潜,和胃降逆;渴饮伤阴而应用西洋参、五味子、葛根以救其阴,解其渴;由于病久气血俱伤,以川芎、当归、甘草气血具补,标本共治。尔后,用补中益气汤治其本,使脏气实而病不复发。用益心丸之功,必加暗示,才可收到“灵丹妙药”之效,治奔豚之证“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究其所因之后治之,才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育症验方_高忠英
痛经验方_高忠英
月经不调验方_高忠英
月经不调验方_高忠英
溃疡性结肠炎验方_高忠英
溃疡性结肠炎验方_高忠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