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验方

【基本资料】

陈某,男,时年45岁。

发病过程:反复胃脘疼痛10年余,遇忧思烦恼时症状发作或加重,伴有胁肋胀痛,泛酸嘈杂,口干口苦,矢气则舒,偶有嗳气,善太息,10年来如发作时自服奥美拉唑,西米替丁,陈香露片,吗丁啉都能缓解,近期因饮食不节,情绪忧思出现胃灼热痛,胁胀明显,自服胃药奥美拉唑无效,经胃镜查示:(1)胃溃疡;(2)慢性糜烂性胃炎。

【首诊证候】

症见:胃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加重,泛酸嘈杂,口干口苦,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胃痛。

证型:肝火犯胃。

治法:清泻肝火,疏肝和胃。

处方:四逆左金丸加减。

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实10克,黄连5克,吴茱萸5克,白豆蔻10克,(醋)香附10克,佛手10克,莪术10克,每日一剂,连煎两次,煎药后混合,分两次温服,给药5剂。

【随诊过程】

二诊:

胃脘痛消失,偶有嗳气,泛酸水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实10克,黄连5克,吴茱萸5克,白豆蔻10克,(醋)香附10克,佛手10克,莪术10克,以上方加(法)半夏10克,紫苏梗10克,黄连10克,7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三诊:

诉偶有嗳气,其余症状基本消失,舌苔薄腻,脉弦。

处方:原方改用补中益气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桂枝10克,白豆蔻10克,姜半夏10克,紫苏梗10克,沉香5克,7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四诊:

未诉明显不适,嘱平时用补中益气丸,并泡服高丽参维持治疗,嘱饮食规律,忌辛辣和酒。

2月后复查胃镜溃疡面已愈合。

按语:

反复胃脘疼痛10年余之老年患者,痛连两胁,胸闷嗳气,泛酸嘈杂,遇忧思烦恼时症状发作或加重,舌苔薄黄,脉弦细。老年患者素体多虚,或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脘痛。肝郁化火犯胃,肝经布于胁肋,肝气郁滞则胁肋胀痛;其痛连两胁,遇忧思烦恼时症状发作或加重,皆肝郁气滞之因;肝火犯胃,胃失和降,故胸闷嗳气,泛酸嘈杂;肝火循经上炎,故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郁而化火之征。应用四逆散合左金丸治之。四逆散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阳郁厥逆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肝脾气郁证。

本证气郁化火再加左金丸增强辛开苦降之力。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具有泻肝火,行湿,开痞结之功效。主治肝火犯胃,嘈杂吞酸,呕吐胁痛,筋疝痞结,霍乱转筋。《伤寒论.第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注解伤寒论.卷六》成无己:“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医方考》:“左金者,黄连泻去心火,则肺金无畏,得以行令于左以平肝,故曰左金。吴茱萸气臊味辛性热,故用之以为反佐。以方君一臣一,制小其服者,肝邪未盛也。”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方_高忠英
验方_高忠英
附件囊肿验方_孙伯扬
过敏性鼻炎验方_高忠英
哮喘验方_高忠英
咳嗽验方_高忠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