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桂枝5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5g,高良姜10g,制香附10g,炙五灵脂10g,延胡索10g,广木香10g,荜澄茄10g,白芍15g,谷芽30g。
【功效】温中化饮,行气活血。
【主治】浅表性胃炎,属中虚胃寒者。症见胃脘痛,喜温喜按,饮水不多,饮食均需热,背恶寒,上腹觉冷,上腹下脘附近轻度压痛,胃部稍有振水声,大便正常,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静坐约30分钟。配合外治:丁桂散0.5g贴敷中脘穴。
【经验】徐老认为:本方证由中虚胃寒,寒凝气滞,久痛人络所致,继而饮停中脘,并有血瘀,故治以温中化饮、行气活血。本方以苓桂术甘汤、良附丸、失笑散等复方加减而成,方中荜澄茄辛温,入脾、胃、肾、膀胱四经,擅治脘腹冷痛、反胃、呕吐,对内寒而确无热象之脘腹冷痛者,疗效颇佳。方中桂枝、白术、茯苓、炙甘草配荜澄茄,以冷痛为重,温中为主法。另配以外治之“丁桂散”,由丁香与肉桂等量组成,以利窜通入皮,行气活血,温中祛寒。内服与外治相合,故可获良效。〔徐景藩.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8-189〕
皮肤瘙痒验方_陈崑山
荨麻疹验方_陈崑山
过敏性皮炎验方_陈崑山
斑秃验方_陈崑山
皮下脂膜炎验方_陈崑山
口腔溃疡验方_陈崑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