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厚朴

【功效分类】

芳香化湿

【性味归经】

性味:厚朴味苦、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厚朴有燥湿,行气,平喘。

苦温燥湿药,用于 湿阻中焦,作用很强,但它的司仪功效应是行气,比燥湿更重要,它最佳分类应为行气药,它和苍本有协同关系。行气主要部位是胃肠,也包括肺经。效果主要是消胀的,消除气积阻滞引起的 脘腹胀满或腹胀,行气消胀最强,凡是胃肠气滞,胀满,不管寒热虚实,也不管什么原因,几乎都可用。它本身是温性的,如是寒,则加 生姜、 干姜等温中药;湿热阻滞的,胃肠气滞胀满,可与 清热燥湿药 黄连等一起;虚,和补脾的;饮食积滞配消食的药;大 便秘结不通,胃肠气机也不能调畅,配泻下通便的;所以它是行气消胀的要药。当代手术后,胃胀不通,为了促进肠胃的运动,消除胀满,用它的制剂以达到通畅的作用。平喘。降肺气。也与它行气燥湿有一定关系,用于 气喘或喘咳,有痰无痰均可用,只要它有肺气壅滞就可。有点行气消胀的意思,胸中有一种胀满,胀闷,它有利于祛痰,行气则痰化。

1、行气,燥湿,消积,用于 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脾胃不和, 脘腹胀满。厚朴苦燥辛散温通,长于行气,燥湿,消积。厚朴为消胀除满之要药,凡 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 脘腹胀满均可适用,以治实胀为主。若 湿阻中焦,可配 苍术、 陈皮,如平胃散。若热结 便秘者,配 大黄、 芒硝、 枳实,即大承气汤,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

2、降逆平喘,用于痰饮喘咳。厚朴能燥湿化痰,降逆平喘。对于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可与 桂枝、 杏仁等 配伍,如 桂枝加厚朴 杏子汤。痰湿内阻,胸闷喘咳者,常与 苏子、 橘皮等同用,如 苏子降气汤。

【药理作用】

厚朴主要成分是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挥发油等。具有中枢抑制、肌肉松弛、抗溃疡、抗菌、抗病毒、抗癌、抗过敏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抗血小板凝聚、拮抗钙调素作用。

1、厚朴树皮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含β-桉油醇、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另含木兰箭毒碱、厚朴碱及鞣质等。厚朴煎剂对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志贺氏及施氏痢疾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及若干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肠管,小剂量出现兴奋,大剂量则为抑制,对支气管亦有兴奋作用。厚朴箭毒碱能使运动神经末梢麻痹,引起全身骨骼肌松弛;有降血压作用,降压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兴奋,心率增加。厚朴酚对实验性胃溃疡有防治作用,并对组织胺所致十二指肠痉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抑制胃液分泌。

2、厚朴花,为厚朴花蕾。性味辛温,其功似厚朴而力缓,具有化湿、行气之能,用于 湿阻气滞之 脘腹胀满疼痛, 纳少,苔腻等,常与化湿行气药 配伍。煎服,3~6g。

【用法参考】

1、用于湿浊阻中证。厚朴辛香苦温,既能芳化温燥中焦之湿,又能行脾胃之气。适用于 湿阻中焦,气滞不利所致的 脘腹胀满疼痛, 食少呕恶之证。属寒 湿阻中者,常与苦温燥湿药 配伍使用,如《和剂局方》平胃散,其与 苍术陈皮等药同用。厚朴与 黄连栀子薏苡仁清热燥湿、清热利湿之品 配伍,以除湿清热,可用于湿热阻中,湿热俱重之证。

2、用于胃肠气滞证。厚朴气味芳香,善行中焦之气,使胃肠气机通畅,而消除 脘腹胀满,为行气消胀要药,适用于胃肠气滞之证。常与 枳实相须为用,以增强行气消胀之力。 若食积不化,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多与行气消食药 配伍,以行气消食。如《兰室秘藏》 枳实消痞丸,以之与 枳实、 麦芽等药同用。若实热积滞,大 便秘结,脘腹胀痛,常与泻下清热药 配伍,以泻热通便行气。如《伤寒论》大承气汤,以之与 大黄芒硝等药同用。若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常与行气 泻下药 配伍,以行气通便。如《金匮要略》三物厚朴汤 ,以之与 枳实、 大黄等药同用。若 脾虚气滞,体倦 食少, 脘腹胀满,宜与 人参白术补气健脾药 配伍,以补脾行气。

3、用于肺气壅逆之喘咳证。厚朴辛散苦降,燥湿化痰,降气平喘。治痰湿内阻,肺气不降,咳喘胸闷之证,常与 半夏、 橘皮、 紫苏子等燥湿化痰,降气平喘之品 配伍。若痰饮化热,胸闷 气喘,烦躁不安,常与 石膏麻黄杏仁等清热宣肺药 配伍。若宿有喘疾,又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常与 桂枝、 杏仁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品 配伍。

【用量参考】

煎服,3~9g。


细辛
香薷
紫苏
紫苏梗
荆芥
羌活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