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凉血止血
【性味归经】
性味:地锦草味辛、苦,性平。
1、《品汇精要》:"味辛,性温、散。气之厚者,阳也。"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平,味辛,微苦涩。"
3、《青岛中草药手册》:"性平,味酸、苦。入肝、大肠、膀胱经。"
4、南药《中草药学》:"入肝、胃、膀胱经。"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体轻质涩,可散可敛。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地锦草有活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外伤 出血,湿热黄疸,腹泻痢疾,痈肿恶疮,跌打肿痛,湿疹溃疡,烧烫伤。
1、《嘉桔本草》:"主通流血脉,亦可用治气。"
2、《品汇精要》:"主调气和血。"
3、《纲目》:"主痈肿恶疮,金刃扑损 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
4、《本草汇言》:"凉血散血,解毒治痢之药也。善流通血脉,专消解毒疮。"
5、《本草求原》:"治蛇伤。"
6、《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胃部 痞满疼痛,冷骨风,臭痰,痔疮及下乳。"
7、《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健胃止泻,治小儿疳积。"
8、《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利尿,健胃,活血,解毒。治黄疸,痢疾,腹泻,尿路感染,便血,尿血,子宫 出血,痔疮 出血,跌打肿痛,女人乳汁不通,头疮,皮肤疮毒。"
9、《全国中草药汇编》:"外用治下肢溃疡,皮肤湿疹,烧烫伤。"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地锦草乙醇提取物黄酮苷类(地锦素)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各种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钩端螺旋体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又以对白喉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最为敏感。地锦草的 醋酸乙酯提取物还有抗寄生虫作用。
2、对消化系统作用:
地锦草水煎剂对小鼠D-半乳糖所致sGPT升高及异硫氰酸α萘酯所致sGOT、血清胆红素升高均有抑制作用。地锦草能减少蓖 麻油和 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次数,抑制小鼠胃肠推进运动和离体兔肠自发收缩活动,对抗烟碱、毛果芸香碱、酚妥拉明、BaCl2、组胺等对离体兔肠的兴奋作用。
3、解毒作用:
地锦草酊剂对白喉毒素有明显的中和作用。地锦草还能减轻六六六中毒小鼠心、肝、脾、肾等脏器的损害,效果优于维生素C。
4、其他作用:
地锦草有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地锦草全草的干燥粉末撒于狗股动脉切开处,止血效果明显。
【用法参考】
1、活血止血:
地锦草既能活血散瘀,又能凉血止血,故常用治多种内外 出血证,具有止血而不留瘀之优点。凡血热吐血、衄血者,可与 生地黄、 牡丹皮同用,以增凉血止血之功;若尿血、血淋者,可与 白茅根、 小蓟 配伍,以凉血止血通淋;若便血,血痢,痔疮 出血者,可与 地榆、 槐花伍用,以凉血止痢解毒;若崩漏下血者,可与 蒲黄、 茜草等同施,以加强凉血止崩之效;若外伤 出血者,可单用地锦草研磨外掺。
2、清热利湿:
地锦草辛苦散泄,功能清利湿热,故常用治湿热黄疸及腹泻痢疾。凡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者,可单用,或与茵陈、 栀子等 配伍,以清热利湿退黄;凡热毒泻痢,便下脓血者,可与 马齿苋、 黄连等药同用,以清热解毒止痢。凡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者,可与 海金沙、 车前草等并施,以清热利尿通淋。
3、解毒消肿:
地锦草苦泄辛散,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故可用于痈疽恶疮、跌打伤痛、湿疹溃疡、烧烫伤及毒蛇咬伤诸证,临床多用鲜品捣烂外敷。
《植物名实图考》:“同 鲢鱼煮服,通乳有效。”
【注意事项】
血虚无瘀及 脾胃虚弱者慎服。
1、《本草汇言》:“凡血病而因热所使者,用之合宜,设非血热为病,而胃气薄弱者,当斟酌行之。”
2、《本草从新》:“非血滞 血瘀勿用。”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入散剂。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附方】
1、治牙齿 出血。鲜地锦草,洗净,煎汤漱口。(《泉州本草》)
2、治血痢不止。地锦草晒研。每服二钱,空心米饮下。(《乾坤生意》)
3、治小便血淋。血风草,井水擂服。(《刘长春经验方》)
4、治妇女血崩。草 血竭嫩者蒸熟,以油、 盐、姜腌食之,饮酒一二杯送下;或阴干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世医得效方》)
5、治金疮 出血不止。血见愁草研烂涂之。(《世医得效方》)
6、治湿热黄疸。地锦全草15-18g。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7、治妇人乳汁不通。鲜地锦草全草30-45g(干者24-36g),瘦 猪肉120-180g。酌加红酒或开水,炖2小时后服。(《福建民间草药》)
8、治小儿疳积。地锦革全草6-9g。同鸡肝1具或 猪肝90g煮熟,食肝及汤。(《江西民间草药》)
9、治脏毒赤白。地锦草采得后,洗,暴干为末。米饮服一钱。(《经验方》)
10、治细菌性痢疾。地锦草30g,铁 苋菜30g, 凤尾草30g。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1、治急性尿道感染。铺地草、 海金沙、爵床各60g, 车前草45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1、2、治痈疮疔毒肿痛。鲜地锦草,洗净,和酸饭粒、食 盐少许敷患处。(《泉州本草》)
1、3、治臁疮烂疮。斑鸠窝为末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1、4、治风疮疥癣。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捣末敷。(《纲目》引《乾坤秘韫》)
1、5、治跌打肿痛。鲜地锦草适量,同酒糟捣匀,略加面粉外敷。(《湖南药物志》)
1、6、治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加 醋搅匀,取汁涂患处。(《福建中草药》)
1、7、治火眼。斑鸠窝熬水洗,或蒸 猪肝食。(《贵阳民间药草》)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