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化痰丸(《明医杂著》)

理中化痰丸

组成

人参白术(炒)、干姜各10g,甘草(制)3g,茯苓、半夏(姜制)15g。

用法用量

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滚汤送下。

功用

温中化痰。

主治

脾胃虚寒,痰涎内停,呕吐少食;或大便不实,饮食难化,咳唾痰涎。

方义

脾胃同主中焦,职司运化。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故食少便溏;饮停于胃,故呕吐清水;上泛于肺,故咳痰清稀。其余舌脉亦为阳虚之象。证属脾胃阳虚,水饮内停的病症,治宜温中化痰。故方用理中汤为基础以温中健脾,复中焦之健运;水饮停蓄,咳痰清稀,故加半夏、茯苓祛痰除湿。理中汤的温中健脾,是杜其生痰之源;半夏、茯苓的祛痰渗湿,是治其已聚之痰,标本兼治,颇合本病机理。

运用

本方用治寒饮停滞中焦之证,可随证加桂枝陈皮,以燥湿运脾,化气涤饮;若饮邪犯肺,咳喘较甚者,加苏子杏仁,以利气降逆;呕吐稀涎较甚者,加吴萸、丁香,以降逆止呕。


良附丸(《良方集腋》)
丁香散(《医统》)
木香顺气丸(《医学统旨》)
木香调气饮(《杂病源流犀烛》)
柔肝舒郁汤(《中医妇科》)
开郁散(《洞天奥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