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405;
洗肝散[幼幼新书-灵苑方]
组成
白蒺黎一两半(微炒,去角)、羌活半两、防风(去芦头)各半两,甘草一分(炙)、马牙消二两(细研)。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温热水调下,食后临卧时服。小儿及年少气实者,只用牙消一味为末,每服一钱。小儿一字,熟水调下。若是暴翳,不过两服便落。
主治
①《幼幼新书》引《灵苑方》:翳膜。②《三因》:肝热,赤脉贯睛,涩痛,冲风泪下;兼治热血攻心。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405;洗肝散[扁鹊心书·神方]
组成
用法
水煎,食前服。
主治
脏火太过,壅热攻目,或翳障疼痛。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405;洗肝散[局方-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洗肝饮[玉案]
组成
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二两。
用法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冷水或熟水调下,一日三次。
主治
①《局方》(吴直阁增诸家名方):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②《杏苑》:痰盛咳嗽,肺气不利。
方论选录
①《成方便读》:方中羌活、防风大开太阳之表,使邪从外解;薄荷能清利头目,轻宣上焦,以助羌、防之不逮,于是表邪自无容留之地;栀子专清上焦之火,能屈曲下行,导火邪从小便而出;大黄泻实火从大便而出,于是里邪亦无留着矣;甘草缓其急,而和其诸药;归、芎和血养肝,以善其后耳。②《眼科阐微》:川芎、当归入肝经,养肝血;肝主乎风,防风、羌活、薄荷,皆风药也;肝者火之母,一火动则五火俱煽而动,栀子、甘草所以清肝火也。诸药皆涤荡之品,故曰洗肝散。
备考
《金鉴》本方有谷精草,无大黄。《医学集成》有石膏、木通,无羌活。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405;洗肝散[医统]
组成
川当归、羌活、薄荷、栀子、芎藭、生地黄、防风、大黄、龙胆草、甘草各等分。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
主治
风毒上攻。暴作目肿,痛涩难开,眵泪不绝。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405;洗肝散[准绳·类方]
组成
川芎、当归尾、赤芍药、防风、生地黄、白蒺藜、木贼、蝉蜕、羌活、薄荷、苏木、菊花、红花各五钱,甘草三钱。
用法
上呋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松丝十余根,煎服。
主治
花翳。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406;洗肝散[金鉴]
组成
车前子一钱、柴胡一钱五分、黄芩一钱、细辛五分、黑参一钱、茺蔚子二钱。
用法
上为粗末。以水二盏,黑豆三七粒,煎至一盏。去黑豆,空心温服。
主治
雀引内障。
理中汤(《伤寒论》)合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合益胃汤(《脾胃论》)
黛蛤散(《医说》)合清金化痰汤(《统皆方》)
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保元汤加味(《博爱心鉴》)
温经汤加减(《金匮要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