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组成

桂枝12克,炙甘草6克,龙骨6克,牡蛎6克。

桂枝(去皮)一两(3g)、甘草(炙)二两(6g)、牡蛎(熬)二两(6g)、龙骨二两(6g)。

用法

水煎温服。歌诀:桂枝甘草龙牡汤,证治相似救逆汤,躁烦惊悸痰饮轻,因此不用漆枣姜。

方解

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而成。本方的组成和证治皆与救逆汤相似,即都是桂枝甘草汤加龙牡,都治疗躁烦惊悸。不同的是,救逆汤有蜀漆大枣生姜,因痰饮重而见发狂。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解析:太阳表证,治疗应用发汗的方法。用火烤、火熏、火针等治疗,使邪不得外出,而且伤害人体津液,因此这种治疗称火逆。火逆后如表证不解仍应用桂枝汤治疗,但又错用下法更伤津液,因导致患者烦躁不安,这种情况宜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

按:此烦躁,既有表不解之烦,又有亡阳欲惊之躁。

临证思考

本方证与救逆汤方证可交互出现,须细辨临床症状。

辨证要点

救逆汤痰饮轻者。

验案

刘某,男,30岁,1966年4月5日初诊。东北泰来地区出现一条疯狗,到处咬人。一次患者看到疯狗虽未被咬,但被吓而致病,自感心慌、惊悸、恐惧等症。用中西药治疗不效而来京求治。诊其脉弦数,舌苔白腻。脉证合参,知为外寒内饮、水气上犯之证,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12克,炙甘草6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茯苓15克。结果:上药服六剂,诸症已,高兴回原籍,并来信告之1年多也未复发。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10克、甘草(炙)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

功用

温通心阳,镇惊安神。主治心阳虚损,心神浮越之心悸、怔忡、烦躁、自汗、舌淡苔白滑、脉浮缓或结。

配伍

方中桂枝辛甘而温,入心助阳,炙甘草味甘性温,补中益气,二药相伍,辛甘化合,温通心阳,其中甘草并能缓急,故其用量尤重。本方用甘草则取其缓心悸、烦躁之急;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并能收涩敛汗。本方之特点是重在温通心阳,心阳得复则心悸诸症可愈。

运用

1.若见汗出肢冷,脉虚大或迟弱,心阳虚损较重者,可加附子以回阳救逆。

2.贵精(或梦精,或滑精),次日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舌淡红、脉细数等属于阴阳失调,心神浮越者,亦可用本方治之。

3.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见有心悸属于心阳虚损,心神浮越者;神经衰弱、性腺功能减退症等见有遗精属于阴阳失调,心神浮越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常山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柴胡截疟饮(《医宗金鉴》)
何人饮(《景岳全书》)
清瘴汤(《中医内科》)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桂枝加芍药汤(《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