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甘草(炙)6克。
桂枝(去皮)、生姜(切)各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用法
水煎温服。歌诀:桂枝加芍为建中,表里并病腹满疼,芍药加倍为缓急,虚劳里急常为宗。
方解
桂枝汤加量芍药,以在解表的同时加强缓急止痛作用。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解析:本太阳病,依法当发汗解表,而医反下之,不但表未解,并且因误下使腹肌不和,拘急剧甚,以至腹满时痛。腹满时痛是太阴病常见的证候,因称属太阴也。其实此腹满并非太阴病的虚满,此时的腹痛也非太阴病的寒痛,而是由于太阳病误下邪热内陷而呈为表里并病,但不是阴证而是阳证。故以桂枝汤以解外,更加芍药以治腹满痛。
临证思考
桂枝汤加芍药、饴糖即小建中汤,加饴糖更加强缓中止痛作用。有的药房无饴糖,只好用本方,也能治腹满痛。后世常加当归,是增加温中补血活血作用。如加五灵脂亦妙。凡腹痛伴见太阳表虚证,而里实不明显者,可选用本方。
辨证要点
桂枝汤证又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验案
刘某,男,30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汗出恶风,左臂疼痛,胸胁满闷,脉弦滑,左浮细。证属表虚挟腹肌不和,与桂枝加芍药汤: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结果:上药服五剂,胃脘疼减,仍感胸脘堵闷或灼热,与栀子豉枳实汤继调服而解。
黄芩汤(《伤寒论》)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伤寒论》)
桂枝新加汤(《伤寒论》)
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黄连汤(《伤寒论》)
乌梅丸(《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