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壮热口渴、心烦躁扰。
副症:头痛、或斑疹隐隐。
舌脉:舌红绛,苔黄,脉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其中一项,加典型舌脉。
(3)来势较急,病情较重,多有热在气分不愈的病史。
【证候分析】
气分热盛则壮热口渴、苔黄燥、舌红绛、心烦躁扰,夜寐不安为热扰心营之征;
热邪上于清窍,则头痛;
营热窜于血络,则见斑疹隐隐;
脉数乃热盛之象。
【治疗法则】
气营两清。
【代表方剂】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
【方药加减】
若斑疹露色深者,为热毒较重而脉络瘀滞之象,当酌加犀角、丹皮、大青叶、赤芍、红花。
【类证鉴别】
卫营合邪证与气营两燔证:二者皆有热入营分的见症,但前者系卫有邪阻,营分有热,本证属气热正炽,营热复起。故二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区别点如下:①前者必有恶寒等卫表见症,因所感病邪的性质不同,患者的体质有别,或为微恶风寒、少汗;或为微恶风寒、咳嗽;或为恶寒,少汗、头痛,本证则无。②前者多表现为身热夜甚,口干不渴,本证则表现为壮热、口渴、③前者的舌象多为舌红绛苔薄白而少,三证则见舌红绛苔黄燥。以上三点,可资鉴别,其中有无恶寒一症是鉴別二证的关键。
热灼营阴证与气营两燔证:二者皆有心烦躁扰、舌红绛、或斑疹隐隐等热在营分之症,但气营两燔证又见壮热、口渴、苔黄燥等气分热炽症状,为热灼营阴证所不见,二者区分若此。
【现代研究】
本证可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钩端蜒旋体病等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极期,系病原体及其毒素侵入人体,中性粒细脑和大单核细胞吞噬后,产生并释放出大量白细胞致热原,该致热原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高热。由于高热,血液循环加快,而舌红、脉洪数,机体物质代谢加快、消耗大量体液而口渴。病原体及其毒素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功能,亦可引起谵语等,遂致本证。
太阳邪陷脾气不和证(桂枝加芍药汤证)
邪热瘀结肌肤证
毒热壅阻肌肤证
胃火炽盛证
少阴阴盛阳衰证
少阴阴盛格阳证(通脉四逆汤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