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胸胁心下疼痛,硬满拒按,甚至从心下至少腹硬满拒按。
副症:烦躁,心中懊侬,口渴,头汗出,气短或大便秘结,小有潮热或无大热。
舌脉:苔黄厚,脉沉紧或沉迟有力。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二项加典型舌脉。
(3)本证往往胸膈心下素有宿饮停聚。
【证候分析】
本证是胸膈心下素有宿饮停聚,表热内陷与饮相结合,结于胸膈,阻滞气机升降而为病。有形之饮邪属阴,致使上下不通,故见胸胁心下硬满疼痛拒按,而在内之热邪,推动饮邪向下扩展,至使从心下延至少腹,引起胸胁至少腹的广阔区域疼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无形之热邪属阳,其温热动性引起懊侬,烦躁,其升散性则引起小有潮热或无大热,口渴等症状。
【治疗法则】
泻热逐水破结。
【代表方剂】
大陷胸汤。
【方药加减】
阳明腑实证: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身热或日哺小有潮热,舌上燥而渴等可依本方合大承气汤治疗。
【类证鉴别】
大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前昔病机为热与水饮互结,病位在胸膈(心下),主症为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不可近(以心下为重心),小有潮热,脉沉浮。后者病机为燥热与宿垢相结为燥屎,病位在胃肠,主病为腹痛拒按,分为绕脐痛或大腹痛(总以脐腹为中心)潮热谵语,脉沉实或迟。口渴、舌燥、苔黄、不大便,虽二者均有但以后者为明显。
【现代研究】
大陷胸汤治疗病变部位偏于上、中一类疾病。
(1)日人福田佳弘常用本方治疗颈椎病、颈肩腕综合征,高血压、肾脏疾患咽喉食道部疾病、眼科疾病、胸腔内及上腹部的内脏疾病及因精神方面过度紧张所致的一些疾病。
(《汉方临床》1990年2月)
(2)湖南医学腕附属一院,使用大陷胸汤或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72例,其攻下成功54例,占全组病例75%,并使96%的病人在24小时以内解除梗阻。在54例攻下成攻病例中,服药量最多10次,最少1次,服药1~3次为47例。观察到梗阻解除时的大便特征:一是量多,二是呈粥糜状的甚至带有药色的稀便,这与肠梗阻未解除仅用灌肠所致的水粪分离的硬结干便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伤寒论汤证新编》)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