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咽痛不甚,微见红肿,晨起痛缓,午后痛甚。
副症:胸满心烦,口干欲饮,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便干,小便黄。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两项,加典型舌脉。
(3)本病有起病缓,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不愈的特点。多由病久迁延不愈,肺肾素虚,阴津亏乏的病史。
【证候分析】
本证系阴虚津伤,虚热上蒸,薰灼咽喉所致。
少阴经脉循行于咽喉,阴虚虚火上炎,故咽部干痛,口干欲饮;
证属虚火,故微见红肿,晨起痛缓,午后痛甚。
虚火上扰,故胸满心烦,
阴津不足,失于濡润,故手足心热,午后潮热。
便干,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皆阴亏有热所致。
【治疗法则】
滋阴润燥,和中止痛。
【代表方剂】
猪肤汤。
【方药加减】
若阴津不足,濡润失职,证见咽燥而痛,口干,舌红,便干者可酌加麦冬、沙参花粉滋阴润燥;
【类证鉴别】
风热咽痛证与少阴虚热咽痛证:风热咽痛证系风热外袭,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首为其冲,肺失宣和,邪结咽喉,故咽喉疼痛其特点为吞咽时明显,纳食尤甚,咽粘膜微红,肿胀,疼痛多为刺痛。同时又因风热阻于肌表而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少阴虚热咽痛证系因阴虚津伤,虚火熏蒸清道所致,故有咽痛不甚,微见红肿之症,同时又有阴虚火旺见证,如口干欲饮,午后潮热,手足心热,便干尿黄等,临证不难鉴别。
湿热咽痛证与少阴虚热咽痛证:湿热咽痛系因脾胃失运,湿热内蕴中焦,又受外邪,湿热与邪气互结,阻塞咽喉,发为咽痛。待点为咽部剧痛或刺痛,粘膜红肿生小泡,破后易形成溃疡。同时因湿热内蕴,痰浊内阻,多见有发热,咳嗽,吐黄痰,胸膈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数等症状。少阴虚热咽痛证起病较缓,咽痛不甚,微见红肿是其特点,结合其他脉证,二者不难区分。
【现代研究】
猪肤汤临床应用研究: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营养不良性贫血、紫瘢、肺结核、气管炎、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等,还可用于咽炎、扁桃体炎等
(《伤寒方苑荟萃·杂方类》)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郭泗川:猪皮豪在临床上应用的体会《新中医》4:33,1979)
心肝血虚证
气陷证
心脉痹阻证
肝气犯胃证
肝火犯胃证
病差水停腰下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