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临床表现】

主症:经期发热恶寒,发作有时,胸胁下满,谵语。

副症:如结胸状;或经水适来;或经水适断:或少腹满;或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或下血;或但头汗出;或发狂。

舌脉:舌质淡红,苔白或薄黄;脉迟或沉涩。

【诊断要点】

(1)具备主症。

(2)具备主症二项,加副症二项和典型舌脉

(3)只有妇女会患此证。

与月经有关或者先得外感,又适逢经水来临,使热入血室;或者经水已来,又感外邪,使热入血室,经水适断。

【证候分析】

本证是邪气乘经水来临,血室空虚之时,陷入血室,从而导致一系列病证的出现。

经期的寒热发作有时与初感外邪发热恶寒不同,而与往来寒热相似,是由于热入血室,气血流行不畅,正邪分争所致;

肝主藏血,因血室瘀滞,致肝之经脉不利,气机郁滞故胸胁下满;

心主血脉,主神明,当热入血室与血相结,血热上扰,神明不清,则发谵语;

如结胸状,形容胸胁满较重,甚至有疼痛的感觉,乃是由于气机郁滞较重之故;

经水适来,血室空虚,邪热乘机陷入血室,与血相结,故又导致经水适断;

邪热与瘀血结于血室少腹部位,故可见少腹满;

病在血分不在气分,气属阳,血属阴,故患者白天神志清楚,入暮则血热甚,神明被扰故谵语;

热入血室,迫血下行则下血;

瘀热相结,气机不畅,熏蒸于上,则但头汗出。

本证热势不是很明显,故舌质淡红,苔白或薄黄;

热与血结,气血运行不畅,脉道不利,故脉迟或沉涩。

【治疗法则】

因势利导,和解枢机。

【代表方剂】

小柴胡汤。

【方药加减】

谵语:特点是白天较轻,入暮则加重,且与月经来临有关,或经来突然中断,并伴寒热时作,胸胁以及少腹满等,治宜原方酌加生地、丹皮、鳖甲等,滋阴清血分之热,血热得去,神明得清,谵语自止。

经水适断:月经来临,不该回断,而突然中断,乃热入血室,与血相结,形成瘀血之故,同时伴寒热时作,少腹硬满,甚或疼痛,或有谵语,或发狂,舌暗或有瘀斑,脉迟或沉涩,治疗宜原方酌加桃仁红花、丹皮、赤芍等活血通经之品,

少腹满痛:特点是少腹硬满,或疼痛拒按,恶热,并伴月经适断,时有寒热,胸胁下满,甚或谵语,乃由于热入血室、阻塞气机,瘀血不去之故,治宜原方酌加乳香没药丹参赤芍五灵脂川芎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药。

下血:特点是月经应断而不断,或断而复来,淋漓不净,血色紫暗,乃瘀热相结,阻滞脉道,血不归经,热迫血妄行之故,常伴有少腹满,时寒热,甚或谵语,舌质暗红,脉沉涩等,治宜原方酌加丹皮、坤草、生地、赤芍绔,以清热凉血、祛瘀止血。

发狂:特点是正值经水来临期间突然发狂,不识亲人,高歌狂笑,扬手掷足,或弃衣奔跑,乃瘀热上扰神明,使神志错乱之故,往往伴有时发寒热,发病前有胸胁满闷,少腹硬满,或疼痛拒按,脉沉数。治疗宜原方去人参,以防补而敛邪;酌加丹皮、生地、赤芍清热凉血祛瘀;再加茯神、辰砂、生龙牡以镇惊安神

【类证鉴别】

少阳邪气弥漫三焦证与热入血室证:二者虽均可见胸满烦惊、谵语等证,但前者男女均见,与月经无关,而后者只是妇女所患,与月经有关。另外前者可见口苦、咽干、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少阳邪热弥漫三焦之证;而后者多见少腹满痛,经水适断或下血等瘀热结于下焦之证。从脉象看,前者多弦数,后者多沉迟或沉涩,此为二证不同之处,可资鉴别。

阳明腑实痞满证与热入血室证:二者也均可见谵语,头汗出,腹满等证:但阳明痞满证必伴大便秘结,腹满见于全腹,且程度较重,疼痛拒按,舌红苔黄燥,脉沉数,男女均可患,与月经无关系;而热入血室证,则大便可正常,腹满多限于少腹部,或见胸胁下满,舌质可正常,苔白或薄黄,脉沉涩,与月经有关,只有妇女得此病。故二者不难鉴别。

蓄血证与热入血室证:此二证均是邪热与血结于下焦之证,但蓄血证热深结深,故其证较重,见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或急结,没有胸胁满等如结胸之状,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结,与月经无关,男女均可患此证;而热血室证热浅结浅,证见时有寒热,胸胁下满,谵语多见,发狂少见,舌质改变不明显,苔薄黄,脉沉涩,与月经有关,只有妇女患此证。根据以上不同之处,便可作出鉴别。

【现代研究】

(1)血室的概念:古代对血室有四种说法:①血室为冲任脉。②血室为肝脏。③血室为肝脏与冲脉。④血室为子宮。血室的部位直接关系到热入血室一证,是只有妇人有呢?还是男女都有?有人主张只有妇人才有,并归纳热入血室的证候。必具症:①见于妇人②发生于经水适来或适断;③发热,或寒热如疟,或然证:①谵语或谵语如见鬼状;②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也有人主张血室并非子官,是邪气由太阳转少阳而归于厥阴,结于血室,其病证与子宮无关,因为原文并未提及子宫,并认为血室是指人体血液聚会之所,很可能就是通常所说的血海,它有着司摄人体血液的功能,是有名无质的东西,其作用却与冲任两脉及厥阴经脉密切关联,当与子宫有别。

还有人主张抛开血室不谈,凭症状辨证候,按证候施方药,反觉利落得多。为了尊重习惯,用热入血室一词来代表妇女外感热病又适月经期中出现的这组证候是可以的,而纠缠在血?沂鞘裁瓷显虼罂刹槐亍?

(2)热入血室的病因病机:一般说来,素体亏虚加之劳役过度,情志过极,而导致冲任不调或肝失疏泄,或胞宫功能紊乱,即构成热入血室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如因经行之时,或新产之后,感受风寒、风热之邪,而致外邪余热乘虚陷入,与正气相争,搏结于血室,形成热入血室的证候。


少阳兼里实证(大柴胡汤证)
阳明津伤肠燥证
血燥证
胃经热盛证(阳明经证)
阳明胃热津气两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
阳明胃热津伤气逆证(竹叶石膏汤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