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证

肝气郁结证

【临床表现】

主症:情志抑郁,胸闷而善太息。

副症:烦躁易怒,或情绪苦闷,或发痫证,夜卧不安,或喜静喜睡,胸胁、乳房、少腹等肝经所过之处胀痛,胁下积聚,腹大臌胀,纳食减少,呃逆,或腹泻,

舌脉:舌质多无变化,舌苔薄白,脉弦。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副症中任何一项,加典型脉象。

(3)多有情志不遂,郁怒伤肝的明确病史。病情也多因情志波动而发生变化。

【证候分析】

肝位于胁下,其经脉循阴器,过少腹,布两胁及两乳等处。

肝主疏泄,关系着人体气机的调畅,故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即会出现情志抑郁、情绪苦闷、喜静喜睡、烦躁易怒等情志异常的变化;

而肝气郁结,其所主之胁部、乳房、少腹等必因经气不畅而胀痛,并有胸部郁闷,常太息并以呼出为快的表现。

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热上扰神明,可有夜卧不安;

郁久伤血,气滞血瘀,可有胁下积聚;

血瘀水停,又可形成腹大臌胀;

肝气郁结,肝木侮土。这不但会影响脾胃功能而使饮食减少,同时,也可出现胃气不降的呕逆,以及脾气不升的腹泻。

平素肝郁,肝强脾弱,痰浊内生,肝气挟痰浊上蒙清窍又可发痫证

脉弦也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的表现。

【治疗法则】

疏肝解郁。

【代表方剂】

柴胡疏肝散、逍遥散。

【方药加减】

胁痛:其特点是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疼痛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兼有胸闷不舒、善太息,情志抑郁,苔薄,脉弦。此为肝气郁结,阻于胁肋所致,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酌加青皮郁金白芥子以增强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若气郁化火,证见胁肋灼痛、烦热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选丹栀逍逋散、柴胡疏肝散加左金丸、金铃子散等以淸肝调气。若肝气横逆,脾失健运,证见胁痛而肠鸣腹泻者,上方加白术茯苓以健脾止泻。

不寐:其特点是睡卧不安,多梦易醒,伴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善太息,以及口苦目赤、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为肝郁化火、上扰神明所致。治以清肝、调气、安神为主,方选丹栀逍逋故加远志夜交藤,或挹神汤。

郁证:其特点是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同时可伴有腹胀、胸闷、胁痛、肝经经气不畅,以及脘闷嗳气、纳呆呕吐、大便失常等肝气犯胃、乘脾的表现。苔薄白,或腻,脉弦。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宽中,方用柴胡疏肝散为主加减;若胁肋胀痛甚者,加郁金青皮佛手香橼疏肝理气:若暧气频作、腚闷不舒者,加旋复花、代赭石、苏梗、法夏和胃降逆;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者,可加苍术乌药茯苓?⑥⑷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