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阴阳两虚虚阳上扰证
太阳坏病,转属少阴,证属虚寒。
《伤寒论》云:"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着,茯苓四逆汤主之。"太阳阴阳两虚虚阳上扰证,又称茯苓四逆汤证,是太阳病汗下后,阴阳两虚,而致厥逆烦躁等症状的概称。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恶寒,四肢厥逆,烦躁,心悸,小便不利,下利,舌淡苔白,脉沉微或微细欲绝。
本证为太阳病误治变证,但本证之主方茯苓四逆汤却可用以治疗"厥证"、"泄泻"、"霍乱"、"癫狂"等。
太阳阴阳两虚虚阳上扰证属阴阳两虚之候,故应与"太阳阴盛虚阳上扰证"、"少阴阳虚阴盛证"、"少阴阴盛格阳证"、"寒邪犯胃浊阴上逆证"、"太阳阳虚心神失守证"等相鉴别。
太阳少阳合病
寒痰证
湿痰证
热痰证
冲任不固证
冲任虚衰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