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验方

何某某,女,时年53岁,2009年3月31日初诊。诉咳嗽气喘7个月余。患者2008年9月,因咳嗽、气喘,就诊于某医院。胸部CT检查结果:双肺野周边部及胸膜可见蜂窝状、磨玻璃样改变,边界模糊,双肺间质性改变,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心影不大。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西医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曾口服甲泼尼龙20mg,每日1次。治疗7个月,症状缓解不明显,寻求中医治疗。诊查:咳嗽频作,咳吐白痰,心悸,气短,喘憋,口干,舌红、苔白,脉缓。

诊断:(肺失宣降,痰瘀互阻,兼肺热心阴不足型)咳嗽。

治法:宣肺降气,化痰通络,少佐清肺养心阴之品。

华盖散加味方:麻黄10g,杏仁10g,紫苏子10g,茯苓30g,甘草10g,桑白皮10g,陈皮10g,浙贝母10g,地龙10g,紫菀10g,石膏30g,当归10g,桃仁10g,柏子仁10g。

2009年4月13日再诊:咳嗽未作,排痰减少,仍有自汗,少寐,舌红、苔白,脉滑。上方加山茱萸10g,浮小麦30g加强养心肾而安神敛汗。

2009年6月19日二诊:无明显咳嗽,仍有口干渴,自汗,少寐,伴手胀,舌红、苔白,脉滑。2009年6月19日CT检查,肺间质纤维化较前略有改善。经过上段时间治疗,患者咳嗽症状缓解,目前以心肝阴虚所致口干少寐为主,治宜补益心肝、安神、化痰通络。方用酸枣仁汤为主加减:(炒)酸枣仁15g,知母10g,茯苓30g,甘草10g,川芎10g,柏子仁10g,浮小麦10g,浙贝母10g,桃仁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百部10g,桑白皮10g,陈皮10g,(清)半夏10g,薏苡仁30g。

2009年9月1日三诊:上药服后口干渴、自汗、少寐症状消失。现患者仅有轻微咳嗽,偶吐少量痰,舌红、苔白,脉滑。治以脾肾同调、痰瘀同治,金水六君煎加减。方药:(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30g,甘草10g,当归10g,熟地黄20g,桃仁10g,地龙10g,浙贝母10g,紫菀10g,桑白皮10g,紫苏子10g,款冬花10g。

图片

▲茯苓

2010年1月17日四诊:CT检查双肺野周边部及胸膜仍可见磨玻璃样改变,网格状及蜂窝状高密度影其范围较前减少,密度较前减轻。患者无明显不适,以上法治之。

2010年4月3日五诊:因外感咳喘又作,吐黄白痰,咽中不适,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患者现痰热阻肺之征,再予华盖散加减治之。方药:麻黄10g,杏仁10g,紫苏子10g,茯苓30g,甘草10g,桑白皮10g,陈皮10g,浙贝母10g,地龙10g,紫苑10g,当归10g,石膏30g,桃仁10g,射干10g,(清)半夏10g。

2010年6月10日六诊: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服用2个月。现时有咳嗽,偶吐少量痰,余无不适,舌红、苔白,脉滑。更方金水六君煎化载,方药:(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30g,甘草10g,当归10g,熟地黄20g,桃仁10g,地龙10g,浙贝母10g,紫菀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0g,紫苏子10g。

2010年9月1日七诊:CT检查示轻度肺间质纤维化,且诸症缓解,嘱可间断服用上方中药巩固治疗并定期检查。予以上方间断服之,隔日1剂以巩固治疗。

追访至2011年1月情况良好。


游走性关节炎验方_柴瑞霭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_柴瑞霭
高血压验方_柴瑞霭
青春期功血验方_丁启后
青春期功血验方_丁启后
围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